第148章 当封王爵。
“陛下如今长安虽破,李傕已死,但是城内仍旧有不少董卓余孽,还请陛下在寝宫稍后,待臣扫清余孽之后再来拜见!”
“如今朕年幼,不能理事,但凭皇叔做主。”这三年来,若说别的本事,刘协可能没有掌握多少。
但是这逆来顺受,乖巧听话的本领可是被董卓调教的非常之好。
“臣遵旨!”刘备闻言立即领命。
“周泰、蒋钦何在?”刘备喝到。
“末将在!”周泰蒋钦立即出列领命。
“命尔等率领一万士卒镇守皇宫保护天子的安危,若天子有丝毫闪失,尔等提头来见!”刘备命令道。
“末将领命!”周泰蒋钦立即领命安排起来。
“陛下还请安歇,臣去去就回!”安排完皇宫的守卫工作之后,刘备便最后向刘协告退。
“皇叔自去即可!”刘协却丝毫不拿捏架子,反而事事听从刘备的意思。
……
刘备率领一万辽东铁骑出了宫门之后,便命令凌操、贺齐、董袭等人各率一营辽东铁骑分别攻击其余城门。
一定要将城内的董卓余党困死在城中。
凌操、贺齐、董袭便听命而去。
长安已破,各城门的守军都心无斗志。
因此很快就投降了刘备。
而控制住长安城门之后,刘备并未立即展开下一步行动。
如今他轻装急行,相较于数十万人口的长安来说,三万铁骑根本无法有效的控制现在混乱的局势。
因此刘备便实行了军管。
勒令所有人都只能呆在家中不得擅自出入。
一营粮食物资由刘备统一调度安排。
包括文武百官也是如此。
谁知道在董卓控制下呆了三年之后,还有多少人是忠诚于朝廷和大汉的。
而另一方面,刘备传信武馆的关羽、汜水关的张飞以及潼关的黄忠和看顾粮道的赵云率领本部兵马速速前来长安和中军相会。
如今李傕郭汜十万西凉铁骑已经覆灭,关中只余最后一股超越万人的西凉军势力需要刘备攻打。
那就是董卓的郿坞。
刘备如今已经成功控制住天子和百官,但是郿坞藏兵十万,虽然对刘备的大势不成威胁。
但是其人不灭,关中董卓的残余势力始终会有一个旗帜和方向,难以彻底剿灭。
不过,据刘备安插在郿坞之中的探子回报,董卓如今纵情享受,已经拒绝接见任何属下,每日都在郿坞之中和数百美女厮混,根本顾不上反攻长安之事。
只怕如今自废耳目消息闭塞的董卓兴许还不知道刘备已经成功入关,并且已经入主长安了呢!
或许暂留董卓一些时日,让关中因为刘备入关而惴惴不安的董卓余党都聚集在郿坞左右之后,刘备再率大军一网打尽,或许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因此,刘备便耐心的驻扎在长安。
一方面等待着关羽、张飞、赵云等兵马的汇合。
另一方也正在积极安抚长安百姓,接见络绎不绝上门求见的百官。
“燕公如今公务繁忙,朝廷社稷皆系于燕公一身,还望燕公止步,以公事为重!”刘备暂居的府邸门口,一名朝廷大员连连对着亲自将自己送至门外的刘备拜谢不已。
“既然大人有命,刘备便听命便是!”刘备却一反常态的表现的十分客气,让那官员心中感激不已。
剿灭了董卓之后,刘备便要谋划禅位之事。
而禅位必然离不开这些文武百官的支持,因此刘备的态度放得很低,为的就是不在如此关键时刻树敌,影响自己的大计。
谁知,刚送走一位。
接着又来了一位官职更大的客人。
刘备没办法,他虽然心中不喜欢这样的迎来送往,但是也只能按捺住耐心,热情迎接起来。
但是,现在刘备的一个念头都关系到整个长安的生死存亡。
不仅是大臣想要面见刘备来达到他们心中的政治目的,就连数日未见的天子刘协也是急不可耐的召集刘备相商大事。
在这长安城中若是谁对刘备的真实想法最为关注,那一定非刘协莫属。
百姓求见刘备不过是为了一口吃食,能安然渡过今年的饥荒而已。
而百官求见刘备却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再追求高点的就是为了弄懂刘备的执政方针,以一展胸中的抱负。
而刘协所牵肠挂肚的可是希望刘备能支持他坐稳皇帝的宝座,将他这一支的血脉继续延续下去。
百姓得到了刘备的军粮便都满意而归,而百官得到了刘备的许诺也可以回家安心入眠。
唯有一直搞不懂刘备意图的刘协每日惴惴不安,远比在董卓手中明知道只能做一个傀儡的时候要坐立不安。
毕竟刘备的出现可是给了他一个往日从不敢设想的希望呢。
刘备得到刘协的诏书之后,立即放下了手中的事务,入宫奉诏。
他此次既是为自己的功劳索取自己应得的报酬,也是要断绝刘协这个希望,让他继续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傀儡皇帝。
虽然他轻车简行,但是不管是长安还是宫城之内,都是刘备的手下和耳目。
因此刘备绝不会重蹈何进之流的覆辙。
刘备尚未进宫,便看到王允居然带着百官在宫门远远相迎。
“我等奉陛下旨意,迎接燕公入宫。”王允远远的便是一拜,丝毫没有一朝司徒大员的风骨。
王允是何等的人老成精。
宦海沉浮一生的他,拥有远超旁人的政治目光。
若是说刘备先前在洛阳之时,王允只是看出了刘备有裂土称王的野心,尚未搞懂刘备是想做秦王还是做周公。
但是自从刘备入主长安之际,一面派人控制皇宫,一面向下向百姓施展恩惠,一面向上结交百官,如此一来,刘备的真实想法和心思,王允岂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