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钰这一部分的安排,宣妍的想法是,她有康复专业的基础,技术方面是一个可以包装的卖点。
之前卡拉OK大赛的筹备阶段,宣妍在与特殊学校的校长联络中也获得了一些信息,包括目前在残障儿童教育方面有随班就读的政策,这让特殊儿童有机会享受入读正常学校的机会,
但同时,学校却未必能够提供适合的特殊训练课程给这些孩子,因此,会有一部分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存在学习、人际交往、适应等方面的困难。
在这一情况之下,宣妍想到了开拓钟点计费的个别训练服务的计划,也就是在周末时间增加个别训练,主要面向的就是随班就读这部分的学生,而在招生方面也可以请特殊学校的校长给予协助。
毕竟校长更加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普通的学校,或者说推荐一些普通学校给宣妍去拜访都好,当然了,特殊学校也可以推荐自己的学生来申请这个服务,正如宣妍她们会将适合的孩子推荐去特殊学样一样,这也可以算是一石二鸟的计划了。
陈钰对这个具体安排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昨天下午会议时,宣妍一提到,她就已经有些兴趣了,只不过,昨天下午没有讲到具体分工,加上她心里没多少底,她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就这样,陈钰的安排也明确下来,并且宣妍也鼓励陈钰,在目前的基础上可以将她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也算是让她体验一下去做做项目设计。
“太好了,之前就很羡慕你做那些很棒的项目策划,终于我也有机会了,宣师傅,接下来还要请你多多指教啊!”
这一声师傅,叫得宣妍有些哭笑不得,但其中却可以听得出来,陈钰的动力十足,也由着她去叫了。
最后,就剩下最未知,最让宣妍头痛的李贵。
宣妍已经知道李贵做的就业的计划,而他负责的那个部分,因为是筹款作为主要来源,严格来讲,跟这一次资助比例下调并没有直接的关联,除非是下一年没有办法筹到钱继续支持就业项目。
想让李贵承担多一些康复训练中心的“危机介入”行动,这一点的可行性并不高,宣妍想来想去,都把各种可能给否定了,后来才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谁说的一定要直接跟着一起想办法增加中心收入呢?间接的方式,也是可以考虑的,只不过,并非那么快见到效果而已。
李贵正等着宣妍给他安排任务,好将他自己的挑战之策提出来,没成想,宣妍找他谈的时候,只字不提增加中心收入的问题,只是跟他重申了就业项目的计划。
提出了针对他的计划方案,如果在没有遇到资助额度减少这个情况的话,是可以尝试按照他期望的去实践一下,不过现在的情况他应该很清楚,宣妍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目前可以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将康复训练中心,包括拓展收入来源和就业项目所需要的工作加起来平均分配,也就是人人有份的原则;
另外一个就是李贵自己独立负责就业项目,等拓展收入的工作步入正轨了,到时再尽力增加对他的支持。
摆在面前的两个方案,李贵有些不甘愿,却又发现,他准备好的“台词”用不上,有点儿郁闷。
留意到李贵的表情,宣妍心里有了些底,李贵没直接反驳,就说明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如果直接跟他提要求的话,估计就不是这个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