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类推,当神父第三次将她的头浸入到水中时又说:“……让她把圣言传承下去,让她在智慧与尊敬中成长……这样她将会拥有天主般的品质,阿门。”
至此,象征着“洗洁、死亡、复生”等意义的三次“浸水式”洗礼已完美完成。当伊莎贝尔漫不经心的却又显得异常激动地从水里站起身时,围观的众人纷纷给予她一片热烈的掌声及友善的微笑。
伊莎贝尔自己也在不停的对众人微笑。在众人看来,她是多么的激动与虔诚;在她自己看来,此时却想起了一个有关洗礼的笑话。美国总统小布什曾经说:“注水洗礼”和“浸水礼”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浸水礼”会将人的灵魂彻底洗涤,而“注水洗礼”则是“干洗”灵魂。
—————————————
现在,伊莎贝尔的原罪与本罪被彻底赦免了。用《圣经》新约的“马可福音”这卷书中的一句话说就是,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此时的她又一次“幸运”地成为了教徒,而且还是几百年前的天主教教徒。如圣经所说的耶稣复活一样,现在的伊莎贝尔·沃尔顿已完全摆脱掉了“女巫”或欧洲大陆来的勃艮第人身份。在众人的眼中及心里,她已然复活成为了诺丁汉城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名新成员。
幸而她的领主,里士满公爵亨利·菲茨罗伊对她另眼相看,不然她又有可能会背负上一笔赔偿给被她杀死的阿克曼家人的赔偿金的债务。
午餐前,亨利把伊莎贝尔叫到一边,犹豫着用法语对她说:“伊莎贝尔,你在我的眼中尤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红白玫瑰。年轻的你是多么的优雅,多么的漂亮。我想,我对我可以请你共进午餐而感到非常幸运。”
亨利自认为自己的法语说得流畅,美妙或是动听。伊莎贝尔也承认有联诵和连读,有着抑扬起伏的语调,并且重音在最后的法语确实比英语在说和读方面要连贯顺畅一些。
眼下,她对亨利说出的这么一大段法语却只有一个感觉:这个未成年的红发小子居然在和她调情。伊莎贝尔对高中生模样的亨利微笑着同样说起了法语:“尊敬的公爵殿下,到目前为止我还不具备与您共进午餐或是晚餐的资格。如果你刚才说的那些是事实的话,我想您并不是只打算请我吃午餐,对吗?”
亨利的小脸蛋微微有些泛红,吭哧着回应说:“伊莎贝尔,我确实只是想请你吃午餐。因为,这样的话至少可以缩短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伊莎贝尔看了眼离去的弗格森及奥古斯丁两位爵士,脑海中反复演练着自己制定的劫掠计划。似笑非笑地说了句玩笑话:“公爵殿下,我与您之间永远都存在着距离这种东西。除非有一天,我可以成为能与您共进午餐的某位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