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初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
接下来的几日,君悦都跟朝臣紧密议政,分秒不费,各地人口税务的统计,官员的留用与废黜,原各国军队的调整和收编,各国贵族的安置,各反动势力的防范等等。大大小小之事不下百件,有时候一讨论就是一天,连饭都忘了吃。
思源殿内,君悦位于书案之后,一手搭着圈椅把手,一手放在桌面上随意的敲弹。两侧跪坐着各级大臣。
“容源已经辞官归乡,至于他为什么辞官,本王也不想多做解释。”
君悦一句话简单说明了连琋的去向,看着众人道:“至于空出来的兵司司正一职,便先由副司古笙顶上吧!等过阵子得闲了,在做思量。”
容源辞官?
这倒是让众人吃惊了不小。
公孙展微微挑了一下狐狸眼尾,没说什么。
倒是兰若先好奇的问道:“那他去哪了?”
“归乡归乡,你说还能去哪?”君悦道。
兰若先哦了声,虽还有更多疑问,可也明白不宜在此时提出。
容源身份尴尬,又是原齐国遗孤,又是兵司司正,又是王爷男宠的,继续留在这,的确是不知该怎么安置?
齐国还在时,容源的身份那是高于君悦的。而如今风水轮流,君悦倒变成容源的君了,那高傲的皇子怎受得了。
如今他功成身退,倒也算有自知之明,省了王爷的事。
“王爷,一国之都,往往是一国国力的综合和象征。若国都繁华广阔,自然引得境外之邦的向往和敬畏,彰显国威。因而臣提议,迁都。”吕济生老臣道。
君悦敲弹的手一顿,“迁都?”
吕济生点头,“是。于姜离而言,以赋城为都,倒也合情合理。然于东泽来说,赋城便显得有些小气了。臣知道赋城乃王爷的故乡,您舍不得,但还请王爷为大局考虑,请作思量。”
在座之人有部分点头赞同,有部分低头做考虑,并不立即反对。
吕济生之言,在理。
“那吕大人觉得搬去哪好?”君悦问道。
吕济生道:“臣建议,许都。”
许都曾是三朝之都,辉煌一时,四通八达,贸易繁华,人口众多,用做国都,倒也是不二之选。
君悦看向公孙展,却见他竟同意的微微点头。
可君悦却是不想搬的。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便不想挪窝,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安土重迁吧!
“容本王再考虑考虑。”
众人也不再有异议,毕竟迁都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没个两三年,是迁不了的。
“对了,楚国的使团到哪了?”君悦问起了另一事。
礼司司正夏春秋道:“还有三日便可抵达。”
“嗯,做好接待准备,驿馆那里切记,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王昭礼道:“王爷是怕...”
君悦道:“如今这局面,看似风平浪静了,可暗地里的势力仍在蠢蠢欲动。如果他们拿楚国使团做文章,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虽说我们也不惧怕这些残余势力,可能省的麻烦,还是尽量省吧!”
“是。”众人点头。
又议了一个多时辰,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君悦将众人放回去吃午饭。
虽说还有很多事待解决,可人是铁饭是钢,饿着肚子又哪来的精力做事。
兰若先却是没走,显然有话要说。
公孙展临走前,见兰若先没走,只是看了君悦一眼,便随众人而出。
君悦喝了口茶,上身往后靠去,疲惫的闭上眼睛,中指揉着太阳穴。
“有话就说。”
兰若先走过去,垂着头,弱弱的问道:“我能去看看姐姐吗?”
君悦动作不停,心中早已预料到他会提此事。“为什么?”
“我去过地牢很多次,可每次都被公孙展给拦在外面。我想去看看姐姐,毕竟她以前,对我还不错。”
君悦睁开眼睛来,看着他。“你知道她犯的是什么罪吗?”
“知道。”兰若先看着她,“可是君悦,她是你姐姐啊!就算她犯再大的罪,你就不能原谅她吗?她这么多年来待你如何你自己清楚,是她陪你到现在,孤身不嫁,你难道就不允许她犯一点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