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情况也挺明显的,但是使用久了以后依旧会变形。
而使用时间的长短,跟使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两者各有优略。
当这个方案上报以后,王不饿直接批复两个方案全部采用。
履带式的继续对前轮进行优化,目标是方便操控,尽可能减小转弯半径。
而这种车的主要客户是军队,虽然因为结构原因导致动力方面不如轮式的,但是履带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能力强。
不论是什么天气,不论是什么地形,他都能走。
速度稍微慢一些又能怎么样?
总比一下雨,一去地形恶劣的地方就趴窝要强吧?
而另一种轮式的,则主要用于农业,以及内部的运输所需。
但是同样需要继续优化。
这个批复算是给岳山吃了一颗定心丸,能优化最好,优化不了就慢慢来,大不了先生产这个,日后在升级就行了。
岳山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去优化车辆本身的结构。
然后根据自己这边的情况,将改动意见传送到各个部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去优化,或者重新设计。
简单的讲,目前出现在科学院内的这几台拖拉机样车的设计结构并不复杂。
毕竟太复杂的东西现在他们也做不来。
按照岳山的想法,第一步的目标就是能让他跑起来,能让他干活。
然后在一点点的去改动,去升级。
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而不是一两年内能够一步到位的事情。
这个思路是对的,也得到了王不饿的认可。
所以,这第一批拖拉机样机的结构就是一个车辆底盘,上面搭载着一台蒸汽机,四个轮子,前小后大,纯机械式的转向方式。
而目前的水平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通过方向盘柱,直接跟前轮连杆进行链接。
转向的时候根本不用打好几个圈,最多只能往单个方向扭到六十度的位置,再多的话就撞到底盘了。
而蒸汽机出来的动力连杆,则直接链接后轮。
通过直连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虽然操作起来费力,但这种结构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
而且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最快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一个驾驶位。
驾驶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操作,一个人加煤。
下方只有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原理也很简单,踩下油门踏板,会拉开动力输出仓的挡板,蒸汽进入,开始运作。
然后还有一个倒车装置,虽然速度慢了点,但有了这玩意儿的确方便了不少。
按理说一个这么好的设计,这么简单方便的设计,应该很快就能批量生产的。
但是谁能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倒车的,现在连倒车都研究出来了,蒸汽机遇到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
当然是在蒸汽机身上。
而且遇到的问题还不少。
比如说,漏气问题……
又比如说,摩擦力过大问题……
他们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润滑油来应对这个问题,可情况只能说是有所好转,并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岳山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该不会自己都把这些设计优化了无数遍,按照代数都升级了好几代了,蒸汽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