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迟迟没有下诏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西州郭孝恪和高峻的组合让皇帝拆分起来有些不舍。让这两个身居一、二位的官员替他经略西州,简直再合适不过了。二是西州已经升为上州,在任地内提职已经不可行。
今天皇帝听到的有关李承乾的消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黔州刺史的不满,让皇帝的头脑里灵光一闪,如果让高峻去黔州主政会怎么样?
黔州联络剑南、江南两道,地位不可小视,而那里的政务一直以来并没什么起色,只是一个充军、流放的待选之地。这样的话,高峻就有可能在目前的品级上再进一步了,大不了把黔州也升格就是了。
随即,连日来影响他决定的第一个原因又跳了出来:丝路事关经济与大唐对西域的影响、帝国的马政涉关大唐军力……以及西部的安宁,与黔州比起来到底谁重谁轻……
他不能决定,或者说再次放弃了刚才的想法。他只是决定了明日早朝时与长孙无忌、高俭再商量一下。兼听则明,皇帝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陛下,关于故太子妃的寻找……”
“不要放弃就是了……总之一定要找到她,一个女子……无依无靠……朕记得她今年该二十七岁……更不能让她再受什么委屈,”皇帝问,“去台州她的娘家问过没有?台州刺史苏亶可是她父亲。”
“陛下,还没有,我这就去安排。”
也许高峻接了这个找人的差事会有些办法,至少高峻不会等着自己来出主意。皇帝摇摇头,去休息了。
早朝时,皇帝想把这件事情当众提起来,还未开口,高阁老先奏了一件事,他呈上来一封信,是阁老的五子审行从西州写来的。皇帝接过来看,洋洋数千言。
皇帝看过后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着晚辈的一件小莽撞,这么久还念念不忘,朕意甚慰……高峻在长安强买琵琶一事我早忘了,不过他为讨得心上人的欢心、而不计其他,足见情意忠纯,甚合我意。”
随后,高俭又呈上了那把蝴蝶琴,皇帝在高审行的信中已经知道它的名字,他心情很好,吩咐道,“命太乐署拿下去,叫琵琶国手进行研摩,下次我就想听一听。”
随后,皇帝几乎是在一种激情的支配下说道,“中书省拟诏,西州长史高审行任黔州刺史,见诏赴任。”
至于先前所想的与长孙无忌、高俭商量的事就不必了。皇帝认为,既然高峻动也不好动、升也不好升,那么将他的父亲擢升一下,未尝不是个折中的办法。
而对原来的黔州刺史,皇帝也懒得说什么了,中书省也不问。
吏部有人出班奏道,“陛下,西州长史职位出现空缺,臣意以为,现任天山牧代理总牧监高岷可以接任,因高峻已经回去主事,那么……”
“准奏!”皇帝不等他说完,便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