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还在持续当中,面对西北军、平原军、梧桐军、东夷重骑的四面合围,以闻麟为首的直属军终于顶不住了,纷纷向己方的营寨溃败回去。
闻麟一众退走,被堵在西北军大营内外的五万直属军彻底成了孤军,向前后左右看,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敌人,人头涌涌,一眼都望不到边。这时,五万直属军已无力再战斗下去,以其领军的将领带头,纷纷缴械投降。
只此一战。以闻麟为首的直属军主力折损大半,被俘被杀者足有九万之众,闻麟带回己方营寨的士卒已不足四万人。
而西北军这边的损失要小得多,前前后后伤亡的士卒才将近万人而已。
此战过后。闻麟一系也彻底失去了突围出去的可能。
被困于营寨当中的三万多直属军既无粮草,又无出战的实力,已然陷入绝境。
此后的三天,闻麟又连续组织三次突围,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反倒还徒增不少的伤亡。这时的直属军将士已是三天没吃一口东西,饿的两眼昏花,浑身无力。甚至许多饿红了眼的士卒已开始偷偷杀己方的伤员,食人肉来填饱肚子。
通过俘虏的交代,西北军这边了解到直属军的营寨中粮草已绝,被困三天。里面的情况可想而知。
韦刑、郑适、秦阳等将领们也在商议,此时是破敌还是劝敌投降。
智囊张睿提议给闻麟下书,劝其投降,如果能俘获闻麟,日后再对阵闻仲时也会使己方占有一定的优势。
听闻他的话,秦阳摇头,表示不妥,现在闻仲已经控制大部分的白苗地盘,如果想让白苗平民们都敢站出来反抗闻仲,己方必须得让人们相信西北军有实力也有决心彻底消灭闻仲及其孽党,再没有什么能比取下闻仲之子闻麟的人头更振奋人心的了。杀掉他比俘虏他更能激发起平民们的信心,也更能表现出己方与闻仲势不两立的决心。
秦阳的话得到大多数西北军将领的支持,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宣判了闻麟的死刑。
西北军没有对被困的直属军进行劝降,只是坐等他们濒死突围,自己上门来送死。
第四天晚上,闻麟再次选择率众突围,结果在突围的混战中,闻麟不幸被西北军乱箭射杀,麾下的将领、士卒大半战死,剩下的一小部分则向西北军投降。至此,闻仲派出讨伐西北的二十五万大军以全军覆没而告终,连其领军的统帅,闻仲的二子闻麟也惨死在两军阵前。
闻麟其实可算是闻仲麾下将领中最善于领兵打仗的一位。从出征西北到最终战死,他并未犯下任何的过错,导致最终灭亡的责任也不在他,而是九黎族大军的迟迟未到。如果九黎大军没有私心,能与闻麟同心协力,如果九黎大军能加快一点点的行军速度而不落后太远,也不至于被我堵在桐华城外,对闻麟的被困束手无策。
闻麟一系被灭,也就等于是让九黎大军失去最得力的帮手,接下来,他们要独自面对三十万的西北军和三万的东夷重装骑兵,这也为蚩昊和蚩融最终被困死在苗地内而埋下伏笔。
歼灭闻麟一系。西北军顺理成章的占领闻麟所扎下的那座坚固结实的营寨,韦刑没有浪费这座大寨,将其改变成关押直属军俘虏的地方,并留下一个兵团的军力看守。而后,韦刑立刻率众南下,去与桐华城内的我汇合。
金鳞地界的总管事秦帅原本还组织起两万来人想解闻麟的被困之危,可听说闻麟一系被西北军全歼,他吓的魂飞魄散,急忙带上这两万来人回到金鳞地界的主城睢阳,再不敢轻易踏出城池半步。
秦帅都不敢与西北军相抗衡,金鳞地界的其他城镇也就可想而知,只要听说西北军的主力来了。无不大开城门,放其通行,一路上西北军未受任何的阻挡,顺利抵达桐华城。
西北军的三十多万大军驻扎在城外,和当初九黎大军驻扎时的样子差不多,也是环城扎营,而且还利用到九黎大军营地留下来的不少东西。冷眼看去,让人还以为是九黎大军又杀回来了,不过仔细观瞧,大营中飘扬的旗帜是清一色的黑底白面,‘白苗’的字号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