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稍微向前拨回一点点。
“陛下,可击矣!“
看着眼前混乱的战局,法正敏锐地意识到了胜利天平的倾斜,扯着刘弋的袖子劝道。
“再等等,现在还不到时候。“
刘弋看着错综复杂的战线,忽地摇了摇头,神色间竟是有了一些失态,少见地出现了一丝犹豫。
如何不犹豫?数年辛苦,都在此一战上了。
“陛下要等到什么时候?“
刘弋沉声道:”等左翼到位。“
法正愕然看去,方才发现,随着战线的推移,左翼的步卒已经逐渐对袁绍方的中军形成了一个半包围。
而官军的右翼骑军,则在张郃的步步紧逼下,逐渐不支了起来。
“若是右翼撑不住,该当如何?“
法正的潜台词很明显,右翼虽然多是骑兵,但基本都是由陇西羌骑和韩遂的
金城兵构成的,打起仗来不会卖死力。
而左翼的步卒主体由段煨、杨奉、张绣等人的老班底构成,加上张卫带的汉中兵肯出力,严颜、黄忠两员老将也颇为肯战,所以方才能压着高览打。
战争的魅力也在于此,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都会引发战局巨大的波动。
坦白地讲,刘弋的心里也没底。
而且,就如同袁绍要帮麴义下最后的决断一样,官军的决断,也得刘弋来说出口。
这不是在破坏朱儁的指挥,而是这个责任只有刘弋能背负的起。
“陛下,不能再拖了。“
法正遥遥前指,中军作为了集中了刘弋最多家底的部队,此时甘宁、太史慈、赵云三部合在一起,正在奋力突进。
而这种突进却并不能决定胜利。
原因很简单,即便韩莒子的骑兵部队被挫败,胜利的天平还是不断地向袁绍这边倾斜着。
或者换句话说,官军这一次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击的穿韩莒子,却击不穿后面的眭元进。
仅仅是言谈间,作为袁绍的最后一掷,眭元进没有辜负袁绍的期望,随着他
的生力军加入战斗,整个中部战场的局势开始剧烈变动了起来。
官军中军的所有部分,无论是靠着最后一口心气突击的赵云、太史慈、甘
宁,还是早就疲惫不堪的胡车儿、徐晃、关羽,此时都已经无力再战了。
官军的左中右三军,人数都是两万人。
而此时官军的中军打到现在,只剩下了一万六七千人的样子。
对面的袁绍军有多少呢?
算上眭元进的六千步卒,足足有两万五千余人。
也就是说,纵然官军的中军始终保持着攻势,但在袁绍投入了手中的最后一
支预备队后,官军中军的兵力劣势还是不可避免地显现了。
此时,刘弋身边的禁军已经派了出去。
留在他身边保护的,只有关羽的四百余校刀手,以及王越带领的六七百羽林卫、虎贲卫。
时间滴滴答答的过去,官军的中军略显不支了起来。
而官军的左翼,却在段煨的带领下越战越勇,开始把高览向袁绍军的中军部分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