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俯瞰,如今的应天府一片热闹。
来来往往的人流,就像人们看到地上的蚂蚁一样,走来走去,在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
田里的农夫正在辛勤的劳作,那是他们今年的口粮。
交够朝廷的,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
如果他们有能力种植更多的粮食,也可以进行买卖。
朝廷并不管理这些。
当然大批量的不行。
朝廷这些年批下来了不少种子和新式农具,所以他们如今做农活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吃力了。
再加上好的铁器,也在源源不断的下发给村子里,所以也为他们节省了不少的力气。
当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身体的时候,活得久的人就慢慢的出现了,大明这些年平均年龄已经有30多岁上升到40岁。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所以当大明宣传部把这一项调查公布的时候,百姓们都非常的好奇。
以前的他们是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他们虽然没有办法去定义这些事情,但是却知道,有些事阻止不了的。
但是如今他们渐渐的明白了,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帮助了他们许多。
比如说减轻他们的脑力活。
比如说有更好的大夫为他们看病。
再比如说朝廷所宣扬的那些健康小知识。
当百姓们开始识字懂得道理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教化就开始了。
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有了大大小小的改变,这也是如今朝廷所愿意做的事情。
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如今也都习惯了京师开始收商税的情况。
他们也愿意在这里为朝廷提供赋税,毕竟朝廷现在花的钱都在修路加强之上,给予百姓改善生活。
作为能够赚到钱的商户,他们也愿意在京师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为那样也是在帮助他们自己。
没有谁会去阻止他们,虽然朝廷的律法规定他们应该向朝廷交予赋税。
不过现如今的执行力度并没有之前那么强烈。
越是大的商户愿意自己交,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个不小心,朝廷对他们进行清剿的话,基本上完全都可以抓住他们的把柄。
皇宫里面一片祥和,皇后娘娘正在不断的陪皇子公主们说话。
这些年来她也非常的辛苦,后宫皇帝的妃子不多,但绝对不少,所以她必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管理后宫之上。
再加上她对于京师的那些幼稚园和能够帮助产妇生产的女性大夫的培养都非常的关注,所以这些年在民间的名声非常的不错。
方中愈这个时候自然在陪皇帝朱允文谈话,皇帝向他问政也是一种信任的表现。
每一次方中愈进宫的时候都会拨动大家的神经。
只要在京师的品级官员基本上都会心惊胆战。
方中愈每一次进宫都会有大的波澜出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总是让他们有些担惊受怕。
毕竟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如果方中愈没有做那些事的时候,他们还不会怎么样。
可一旦方中愈做那些事,他们就害怕是不是跟自己有关。
“怎么样?
婚事筹办的怎么样了?”
刚刚方中愈已经答应了,会考虑肃王的安排,甚至是对于西域那边的支持。
他们也会开始做。
建文皇帝朱允文就已经放下心来了,他相信只要方中愈开始做,那么这些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八卦的建文皇帝,又在开始关心方中愈的婚事了。
“陛下,家父家母正在安排。
臣没有过多的,去干涉这样的事情。”
方中愈也是实话实说,毕竟他确实没怎么操心,况且自己的父亲一直都在忙碌。
她的母亲如今在命妇圈里身份地位很高。
这也是他带给自己的母亲的,对于其他人因为敬畏自己而为自己的父母。
方中愈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错,这一切都是他用自己的本事换来的,没有一丝一毫有水分的东西。
皇帝朱允文抬起头来看着中愈说道。
“你呀,你父母操办的是你父母的事。
先生有他自己的道理和自己的处事方式。
可是,年轻人还得多考虑一下,况且新娘子还没过门呢,你要是不操心的话,传出去让人家怎么做?
国公爷还在北方呢,他肯定会急急忙忙的赶回来了。
你们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不要因为这个事情而起的纷争,甚至是闹出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一点朕非常的不希望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呢,该做的事情你还是要做,你的点子那么多,朕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皇帝都已经这么说了,方中愈也不好过多的什么,只能低着头说道。
“是,臣遵旨。”
“这是你结婚,不是朕大婚,所以呢,不要觉得大家都让你受了苦。
况且这姑娘也是你自己选的,国公爷家的小郡主,已经是身份尊贵之人了。
更何况你们还两情相悦,你平时想法那么多,现在给姑娘多做一点怎么啦?
况且国公爷那边的身份也要顾一下嘛,是不是。”
方中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是,陛下,臣知道了。”
方中愈承认,他确实懈怠了不少,母亲和父亲两人操办的很好。
整个方府那些人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再加上他的这些兄弟们,朋友们一个个都想方设法的替他打算。
他还真没打算要操什么心,所以这个时候显得有些懈怠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跟小郡主两情相悦,小郡主或许也没有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