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上面有这个要求,他们跟着做就行了,不需要做出太多各自本身的发展,又或者说在之前他们答应的那些事情,最终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只要是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他们的影响就不大,这就是他们之前所坚持的,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我说的人参与进来本身就是抱着这个想法,但总得有人去考虑有没不考虑的话,还是会停止不前的,这也就无法保证现如今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
这种状况其实很多年前就出现过,但那个时候太祖高皇帝做的事情比其他人多,而且那个时候他所考虑的要比其他人要小,既然如此,居然得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杀戮在那个时候就特别的明显。
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公平,但既然事情已经做到这一步了,那接下来他们要坚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其他的事情不管,否则的话牵扯到他们,也没有人会去替他们说好话,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过程,所以这些年来因为多管闲事而造成的杀戮并没有那么多,相反不管好自己的事情,最终丢了官丢了命的人不少。
一环接一环一事接一事想的越多,明白的也就越多,方中宪的心里有些害怕了,他突然发现或许从最开始的时候,事情都已经变得非常的严重了,严重的,就算是现如今的这种状况,皇帝朱允炆都不愿意回到京师。
他在心里祈祷着事情没有像他想象的这么严重。
他因为不愿意相信事情真的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这样的话自然是不能问自己的大哥的啊,在接下来的时候该要做些什么,确实让他有些迷茫,在之前他是一个很骄傲的人,甚至可以说在太子殿下的这些伴读之中,他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最终会持续下去,因为最终所带来的影响恐怕让无数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也让更多的人现在在回避这些问题。
他的脸色一阵变化,方中愈看到了,但却没管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以为自己想的是对的,最终可能会被现实击打的体无完肤,他在这个时候要压一下自己的弟弟,毕竟气焰太嚣张,最终带来的麻烦可是更多的,既然如此,他就要保证在现在的状况下他能够保持清醒,不作出一些不利于现在所有食材的事情,当然他也不会点破。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确确实实他要比太子殿下要强得多,因为太子殿下在这个时候还完完全全没有明白过来,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事情中,更多的人将会参与进来,最终所得到的结果由他们共同完成。
方中愈心里有些满意,自己的弟弟有这样的认识,让他很是高兴。
这些年来,他做过很多事情,这件事情是让他们都知道的。
皇帝的想法可能太奇特,可是那不能怪他。
这些年来,无数的人都参与了进去。
可是大多数人都清楚,这件事情最终是因为方中愈和他身边的人参与了进来。
否则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变化。
大明帝国,疆域庞大,甚至现在已经到达了极限。
不是疆域的极限,而是控制力的极限。
朝廷的军事力量,控制的极限。
后勤补给,人员配置,终究是不一样的,很多地方都要控制。
边境的城市都是军管的。
驻地武将就是最高指挥官。
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是最终却被建文皇帝朱允炆一人压下,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要想维持住这样的状态,这是必须存在的,否则的话,那一切都将无用。
当年太祖高皇帝九大王镇边的策略没有问题,这是当时最好的打算。
问题出现在与文官之间的关系上。
皇族亲王的权限太大,带甲数万。
文官们又受不到他们的尊重,所以最终双方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大。
地方上的藩王权力太大,个人才是引起后面反弹的重要因素,他们这些人把自己手中的力量掌控的很多很多,最终带来的麻烦也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怎么说,如果他们真的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大麻烦。
所以才引起了后面建文皇帝朱允炆削藩的事情,再到后来又慢慢的和各地藩王的关系和好这都是后期的事情,所以带来的麻烦也有很多好在这些人最终做的事情还不错。
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也是现在金融行业中的语文能够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过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那最终也是会有不一样的,这就看他们怎么说了。
这个时候方中愈说要说的就是这些就看看店家能不能想得到了,对于他们这些人或许后期还要做一些事情,但现在这些事情其实是可控的,只要他们能在这件事情上做出更多的抉择,那么以后这些事情都不会成为影响到他们的因素。
其实这也是一种抉择方中愈也想看看他的抉择到底是什么,毕竟守城和开拓都是学魄力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如果他做不好的话,那么后期金融环境中有啊,不放东西,恐怕要做更多的事情来证明这些事情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的。
所有的这一切从最开始在到现在都需要有无数的人参与进来,他们做的事情还不错。
不管方中宪想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总之这些事情不应该再接着做下去。
至少不能用现在这样的方式。这对于很多人都是不公平的,可现在的他们只能说慢慢的公平起来,却不能做更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