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许朗解释道,“东瀛现在国内正在生岛原之乱,十几万军队忙于平乱。涛敏不会不抓住这个时机的,要想让东瀛自己抵抗的住涛敏估计可能性不大。”
其实许朗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那就是民族的复仇心。朝鲜在历史上数次遭遇到了日本的侵略,而且几乎每次都输,尤其是壬辰倭乱差点给朝鲜带来了灭国之灾。如果涛敏抓住这一点,利用了朝鲜人的民族复仇的心理,打起复仇的大旗,那朝鲜人会前仆后继的跟着他远征日本。
总参谋部经过了大半天的讨论,最终也没能拿出什么好的意见。众人都觉得要么动用郑芝龙的力量,要么只能看着涛敏和日本死拼,联合舰队是不能北上的。
高晨提出来是不是可以让西洋人或者英国人去援助日本,但是被许朗和冷天冰集体否决了。现在的日本正在迫害天主教徒,如果让西洋人去的话,一来很难和日本人合作,万一他们再和涛敏合作起来麻烦会更大。二来如果让西洋人的势力插手日本也会给将来榆林湾带来麻烦,榆林湾好不容易把西洋人赶出了台湾,就不能再让他们去日本了。
总参把这份不能称之为决议的决议报给了军委会,军委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先派王兆星去一趟台湾问问郑芝龙的意思,同时严令登州的安宇航密切注意南浦涛敏的动向。
孙天昊的琼交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的运到了榆林湾,王兆星这次去台湾也正好顺便去看看郑芝龙准备的怎么样了。
孙天昊在榆林湾和崖州中间距离榆林湾大约五里地位置找了一个地方,通过委员会让狄冲新建了一座展厅。这座展厅运用了一项明朝从没用过的技术,整个建筑的四周全部才用了大幅的玻璃,屋顶上也安装上了玻璃窗,这使得整个展厅的采光效果达到了最好。
工业局出了原先的抽水马桶等展品,最近又开了几样日用产品,尤其是造纸术的改进。工业局已经研制出完全可以适用于铅笔的书写纸张,这将会是琼交会的一个大项目,秦志刚认为起码西洋人会很有兴趣的,这会把他们的鹅毛笔要好用的多。
许朗把总参的事交付给了冷天冰,自己带着高晨去了越南。
杨嗣昌的营帐中,蒋北铭和左良玉又吵上了。杨嗣昌和洪承畴接受了蒋北铭的建议,命令左良玉主攻李自成,榆林军和快枪队歼灭张献忠。蒋北铭干的很棒,一万多军队将张献忠打的落花流水。张献忠数次向李自成求救,但都被李自成给拒绝了。
可是左良玉却不怎么顺利,他的部队在李自成的燧枪和火炮面前伤亡惨重。左良玉不敢对杨嗣昌和洪承畴火,只能把矛头指向了蒋北铭,一个劲怪罪蒋北铭见死不救。
蒋北铭懒得和他吵,只说自己是奉了杨嗣昌的将令,并没有做错什么。
“蒋北铭,你们明明已经击溃流寇,完全可以凭借火器的优势从侧面打击闯贼,但是你却下令停止进攻,坐视我部力战流寇而不管。”左良玉越说语气,一转身对杨嗣昌说道,“大人,我部这几日伤亡甚重,恐是明日不能再战。”
“左将军稍安勿躁。”杨嗣昌只能好言安慰,“这么安排也是本官和洪大人的全盘考虑,两位将军都十分的勇猛,本官会奏明圣上予以嘉奖的。”
“谢大人恩典。”蒋北铭没管左良玉,先行谢了一声。
“只不过,蒋将军。”洪承畴说道,“左将军说的也是实情,闯贼的火器甚烈,恐怕非你们榆林军和快枪队不能相抗。”
“大人明鉴。”蒋北铭还是不愿意和李自成交锋,“经过这几天的战斗,张献忠一部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张贼和闯贼之间矛盾很深,我部如此猛烈的攻击,闯贼一直没有排除援兵。所以下官认为不可给张贼以喘息之功,必须一鼓作气,歼灭这支流寇。只要张贼一灭,闯贼自是孤掌难鸣。”
“说的轻巧。”左良玉哼了一声,“本将也知道张献忠只剩一口气了,可这一口气如何不见你给他打下去,这都多少天了,为何张献忠还没有被歼灭。”
蒋北铭的确是没有给张献忠最后一击,因为蒋北铭在担心一件事情,张献忠会不会在自己的打击下投降明朝。
张献忠的降而复叛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对于这个人,蒋北铭的打算是最好让他死在战场上。如果自己把他逼急了,那么他很可能会选择投降,而张献忠一旦投降,那就等于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两位先不要争吵。”杨嗣昌又开始和稀泥,“左将军所部也确是连日征战,将士们都很辛苦。明日左将军就先歇息一日,本官会选择别的将领出征。”
杨嗣昌的话音刚落,大帐中的将领都纷纷低下了头,生怕杨嗣昌点到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知道,李自成的火器并不是自己能对付得了的,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觉得应该让蒋北铭去,只有他的榆林军和快枪队才能和李自成拼一拼。
杨嗣昌看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停在了贺人龙的身上:“贺总兵,你跟随洪大人多年,一贯英勇善战,明日你可阵前应敌,必能给闯贼重创。”
贺人龙低头低了半天,没想到最终杨嗣昌还是点了他的名,心中万般不情愿,但是也只好站出来说道:“末将领命。”
杨嗣昌说道:“各位将军,明日还需和流寇激战,各位将军早些回去休息吧。”
众将正要散去,一个军士进来禀报:“大人,临洮总兵曹变蛟帐外求见。”
大帐中的人都是一楞,曹变蛟这个时候应该是跟着孙传庭在西安的东面作战,怎么会突然来到西安城下。
“宣他进帐。”
曹变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撩衣跪倒:“末将叩见两位大人。”
“曹将军请起。”杨嗣昌问道,“你如何现在来了这里,可是孙大人那里有什么事吗?”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