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span“这一条不大行。”
后者军功封赏是老生常谈,九州各国都有一定士卒激励国策,没什么特别的。
但前者“怯私勇”,也就是禁止秦国百姓互相斗殴。
这条改了可不行。
秦国想要民风就是“不服就干”,有没有理不重要,全看谁能打。
这打起来恩怨越结越深,秦国百姓的精力都放在这事上,强国这样的念头就不会滋生。
“公孙兄,这条新策,有点问题。”
“何问题?”公孙鞅一副组虚心求教的神情。
“军功这事还好,问题在于‘私勇’。”
“公孙兄不是秦人,不明白秦人的风俗。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很健康的交流方式,不必挨处罚,还闹上官府。”
“当然至于!”公孙鞅厉声道,“私斗,无害而无一利,哪怕已深入秦人心中,我们也要移风易俗。”
“这就是新策出世的意义。”
“……”
看着公孙鞅灼灼目光,王陆意识到一个问题——公孙鞅并不是随意自己摆弄的人偶,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相当坚定。
想要他删去这条禁私勇,怕是难了。
但不是没有办法。
如果不能删去,那就以另外一种方式损害秦国。
王陆笑道:“公孙兄,我刚刚是在考验你。”
公孙鞅微微一怔后,明白过来,新国策在颁布或是公开后就必然会有人阻挠。
而王兄就是在提前考验自己,让自己有个准备。
王兄,果然挂念秦国。
“这条新策相当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军勇杀敌奖励写得清楚,但罚只轻飘飘一个‘罚’字,有些不妥。”
“所以我建议写明处罚,并且处罚必须严厉、严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化秦人。”
“老秦人皮糙肉厚,一般般的毒打是不够的,要让他恐惧到自身不敢再犯;身边的朋友听说后,也同样不愿重蹈覆辙。只有这样新策才好彻底执行,从根本上改变秦国。”
王陆说完看向公孙鞅,等着他反应。要是他没异议,那就好说了。直接把私斗的处罚拉到满格,并且新策再加刑法。
罚上加罚,导致本来一点的小罪,却领了远远超出理应的处罚。
势必会造成受罚者的大量不满,从而厌恶秦国。
再想想老秦人在咸阳的数量,那么多人全部都要受处罚,还都受了新策的“监督”,肯定会造成民怨载道。
“王兄当真我知己!”
公孙鞅取来才写到一半的竹简,上面的记载就是《罚》。
【私斗无人伤亡,各杖二十;有伤,同伤负上;有亡,则行凶则判处充军……】
王陆看着都“啧啧”佩服,太残暴了。
一点小错都能领到他身边从未看过的严厉刑法。
在脸上刻墨字、或是削不会致死的五官等等。
王陆很确定这样的新策出台后,嬴政除了丢失咸阳贵族的支持外,普通老百姓都对他怨气满满。
果然,灭秦还得靠公孙鞅这样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