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的经济核心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开源,寻找新的能挣钱的路子;节流,节省现有的花费大的部头。
二者各有利弊。
吕不韦的想法就是“开源”,王陆是不会选它的。就蛮蚕生意来看,他很难分清楚到底哪桩生意能赚钱,哪桩生意不赚钱。
选择“开源”,虽然有亏本的弊端风险,但一旦成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王陆此刻的想法还是稳重一些,看看能不能从“节流”上下手。
治粟内史道:“历来秦国的花销,一部分是全国各地的官员俸禄,以及军卒、战马、辎重铸造……还有不定的天灾人祸,需要府库调取大量的财粮救援……”
“再就是新国策的推行,它几乎占了过去一月秦国支出的一半多。”
“开销太大……”
治粟内史的言语间对新国策还是颇有微词,不当家的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即便现在的新国策是经过他提议削减了赏赐,但真正开销起来还是要比预期的更糟糕。
殿内的人都听出了左黎的不满,不过谁都没点出来。
一个一个在心里沉思,并好奇王陆之后能不能给出新的计策。
王陆也在琢磨。
左黎给出的每一项秦国开支,都可以进行“浪费”。
比如给所有官员增加俸禄,给军卒加军饷,或是给天灾人祸更多的财粮……
这些全部都能拖垮秦国的财力,但王陆能确定,只要自己提出这些意见,此刻殿内的所有人都会把自己当成傻子,不予理会。
最好是想出某一个给某一项增加开支,秦王等人又不好拒绝的理由。
令人信服,又挑不出刺,有点难度……
王陆眼眸无意间瞥见秦王身后挂着的佩剑。
“兵器?”
“军队?”
“有了!”
王陆刚准备开腔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王大人是有了主意?”秦王问道。
“这个,它确实能给秦国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快说说。”
“大王还记不记得临洮和这次北境之战的罪魁祸首是谁?”
秦王一阵沉默,他日理万机,还真忘记了具体的人名。
左黎瞧出秦王难堪,就主动问道:“是叛将杨力,他怎么?”
王陆道:“杨力之所以能逃到临洮投靠羌族,又跑到北境投靠匈奴。归根结底就是秦国的通信过于缓慢。”
“如果通信及时,杨力在未升起叛逃之念前,将临洮军营内发生的事情报于咸阳。可以阻止临洮之战。”
“后续杨力逃走,如果消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各处戒严,也许北境之战也可免去。”
“以上种种,归咎于各地之间的驿站过少。”
“若再增加大量驿站,消息传递更快。将来下一个‘杨力’就可被扼杀幼苗之期。”
“免于两场大战,岂不是给秦国省了军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