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开了。
吕不韦彻底明白秦王为何明知驿站能挣钱,却犹豫不决。
主要还是应了那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秦王现在还惦记着蛮蚕生意三十万银博一千五百多万的事。
他还想再来一次,或说好多次。
“大王呐,”吕不韦无奈,“去年的蛮蚕生意是王大人的功劳不假,但更大的原因在于运气。”
“谁能知道九州之间会有爆发僵蚕病?”
“这等祸及九州的灾难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撞几次。”
“王大人那次据说是一下挣了一百五十多万金,可这些都建立在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蚕商的供养。”
“大王,足六国才能拼出这么多。”
“如今只靠秦国自身,一年二千金,十年两万,百年不也二百万金了吗?”
秦王沉默,反思了一下自己。
五户小人家一年的税收大概是一金,二千金大概就是万户的收入。
这要是放在王陆和嬴政回秦之前,铁定把他当成头等赏赐,并且好好奖赏献策之人。
到底还是寡人变了,变得不知足了。
“此事寡人允了,驿站的具体细节,待你与王陆规划好后再呈上来。”
吕不韦点头答应,但并不准备去麻烦王陆。
这点小事,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办。等实在有解决不了的,再去寻王陆商量也来得及。
“大王,臣感觉驿站之事似乎没那么简单。”
公孙鞅突然道。
“它还能有什么?”秦王问道。
“大王,新国策推行全国的顾虑不就是担心秦国各地与咸阳不同,出现了问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担心引起祸乱,更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挑起不必要的麻烦。”
“是,但又如何?”
公孙鞅道:“王兄增设驿站,民用可年入二千金,军用可加急情报,而政用——”
公孙鞅看向秦王:“一旦新国策推行,辅以二十五一座的驿站。各地县令今日上午寄出,下午即可到咸阳;明日即可收到回复。”
“如此一来,新国策推行全国的最大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公孙鞅越想越兴奋,不自觉地站起来来回走:
“妙啊!”
“细密的驿站布置如同一张蛛网,大王坐镇中央,横竖四极八方,任何一处有异动,大王都能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火苗尚小的时候最易熄灭。”
“而原先的驿站空有军政之用的名,实际用起来却不顺手,也不舍得用。”
“像那临洮的杨力,若有王兄提出的新增后的驿站,恐怕他都没逃到北境,人已经在路上被发现。”
公孙鞅连连称快:“如果说先前的秦国是个耳目不明的老人,经王兄变动后的驿站使秦国成了一个耳聪目明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还能每年挣二千金。”
“妙啊!”
“王兄当非凡人。”
“增加驿站这一小小举动,并不特殊,但配合新国策、配合它的改动,却能发生如此奇妙的变化。”
秦王低头看着散落一地的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