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就是环氧丙烷有毒,处理时需要带上防护服和放毒面具。”
“第二个就是温度和气压了,在反应的时候,需要控制温度最高不能超过一百六十度,及不能超过两个大气压。”
“制造简便,催化效率高,产率高,很适合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生产。”
一边说,韩元一边处理着玻璃容器中的材料。
通过温度计控制容器中的化合物温度,保持在一百三十度左右浮动。
这是一个最适合生成‘碳酸丙烯酯’生成的温度,效率最高。
很快,瓶颈容器中的化合物就全部反应完毕。
具体表现就是通入多少二氧化碳就出来多少二氧化碳,这是容器中可用于反应的环氧丙烷已经全部生成‘碳酸丙烯酯’的表现。
判断出这一步很简单,确认后韩元迅速分离容器,然后通过减压分温分馏的方式将‘碳酸丙烯酯’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收获到足足两公升多的微黄色透明‘碳酸丙烯酯’溶液。
相对比电推进发动机的制造来说,化合制造‘碳酸丙烯酯’几乎没什么难度。
特别是对于韩元这种老化工来说,肉眼视力及脑海中的知识信息能准确的帮助他进行判断容器中的化合物进行到哪一步了。
分辨起来没有丝毫的困难。
就如同男生分辨奥特曼具体是哪个、女生分辨口红色号一样。
熄灭酒精灯,封装装有‘碳酸丙烯酯’的容器,拆开实验室装置,清洗干净,放置在风口吹干。
等待容器干燥可以重新利用的时间,韩元将制备出来的‘碳酸丙烯酯’溶液提起来,在镜头下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下,道:
“大家刚刚都看清楚了吧,制备‘碳酸丙烯酯’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需要按照我刚刚制备的步骤来做就行了。”
一边说,他一边将瓶颈容器中的溶液倒出来一些,用作检查纯度和品质。
不过他手中目前没有气相色谱仪等专业的检查设备,只能通过定量限溶液配置法来进行检查。
准确度方面虽然比不上气象色谱仪,但只要在标准区间内就足够了。
当然,为了准确度,韩元一共做了十组实验。
检测结果分别是97.45%、97.62%、97.22%、98.01%、96.98%。。。。。
去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平下来的检测纯度指数在97.46%。
这个纯度,用于当做锂硫电池的电解质足够了,完全符合标准。
事实上韩元也几乎没怎么担心检测结果会不符合标准。
化学合成物质虽然看起来复杂,不稳定性相对也高,但只要按照规定步骤来,每一步做什么都知道,基本都能正常的生产出来。
否则动不动就失败的话,化工生产流水线根本就建立不起来。
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有异常现象的话,一个老化工员基本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来并进行排查和补救。
不过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就不这么认为了,看到韩元这么轻松的就配置出来了‘碳酸丙烯酯’,一个个的感觉我上我也行。
【感觉好简单的样子。】
【就这?我上我也行啊。】
【烧蒸馏水都能烧制的玻璃瓶的同学,就别在这里吹逼了好吗?】
【看到主播做这个,我想起来我以前做过的一个会下雪的玻璃瓶,真挺简单的。】
【好家伙,一个个都膨胀起来了啊。】
【楼上的那个,制作方法是先放王水,再放手指吗?ヾ(?w?`)o】
【可能是先放氯化钾,再放白砂糖制造雪花,也有可能是先放水,再放金属钠。】
【或者先放水,再放‘钫’?】
【温馨小提示:钫,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仅仅只有21分钟,性质及其活泼,因此,它与水反应是‘核反应’。】
【核反应!!!!!!!!】
【好家伙,一个个的,都想着炸了学校吗?】
【没啥用的温馨小提示,反正你也弄不到钫。】
.......
虚拟屏幕上,弹幕依旧,没两分钟就歪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在看到元素‘钫’和水会产生核反应的时候韩元挺感兴趣的。
想了想,他从脑海中搜索了一下,找到了和放射性元素‘钫’有关的知识信息,看了一下,确实证明了这个网友说的的确是真的。
‘钫’和‘水’反应,在这份资料中又被称为最简单的核武,当然,爆炸威力大不到那里去,至于放射性就不说了。
当然,因为钫的放射周期十分短,所以钫非常稀有,经过科学家的计算,在地壳中,任何时刻钫的含量约为30g左右。
是除了‘砹’之外的第二稀有的元素,别说普通人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家都弄不到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