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航天飞机第二次从近地轨道下来,韩元又忙碌了两天的时间,才将第一颗‘零号卫星’制造出来。
制造出来的零号卫星并不大,大体上方方正正的,但这是没有安装收发天线以及太阳能发电板的样子。
如果这两组零件一装上去,送入太空全面展开后就成一只凤鸟了。
收发信号的天线像是高高昂起的头颅,而太阳能发电板就是翅膀,尾部的小型电磁推进发动机的蓝白色尾焰,就像鸟儿的尾巴一样,能掌握它的方向。
第一颗零号卫星制造完成,经过地面测试后,零号航天飞机带着它进入了高空中,悬停在八十公里左右。
在这个位置,零号卫星将初步完成它的通讯测试。
虽然太阳能板未展开,无法提供电能,但这个问题航天飞机可以解决,只需要多负载一个组型变压器和一组电线就可以了。
事实上,在航天飞机上天之前,韩元就已经调整好了这样一切,并启动卫星上的通讯部件。
地面上的无线通讯器和卫星上的通讯部件在启动后就一直都是连通的,哪怕随着航天飞机的攀升,通讯也没有断过。
源源不断的信号波从地面的信号塔发射出去,被航天飞机底部的卫星接收,然后通过卫星转移到另外一台信号接收终端上。
这是低轨道卫星通信的优势,因为距离地面很近,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的时延很短。
而通讯时延短,不仅仅是信号链路的损耗小,还可以降低对卫星和用户终端的要求,采用微型/小型卫星和手持用户终端作为中继器使用。
但有优势也有缺点。
由于低轨卫星的轨道低,每颗卫星所能覆盖的范围比较小,要构成全球系统需要几十颗卫星。
特别是他这种,使用一百六十公里的超低近地轨道,卫星能覆盖的范围就更小了。
这样一来,要进行全球性覆盖的话,需要的卫星数量更多。
韩元计算过了,按照一百六十公里的轨道高度,再加上低轨道卫星的运动速度快,载波间切换频繁,要做到全球实时覆盖通讯的话,最少需要一百四十颗以上的卫星。
除此之外,低轨道卫星的运行,需要较为频繁的变轨,需要更强的计算机性能进行支撑。
这个点,韩元准备暂时先将其交给泰山基地中的中央计算机来管理。
他自己研发的集成芯片计算机还做不到统率上百颗卫星并计算轨道调整高度状态的程序。
当然,如果轨道攀升的话,需要的卫星数量能减不少。
比如攀升到五百公里的时候,覆盖全球需要的卫星数量会降低到一百颗左右。
再往上,到一千公里的高空,需要的数量如果不覆盖南北极的话,能降低到五十颗左右。
米国的高通公司和劳拉公司就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名为‘全球星系统’的卫星系统就在这个高度附近。
在不覆盖南北极通讯的情况下,使用了四十八颗卫星。
如果再往上,一直爬升到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那么理论上来说,用三颗卫星即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但那个高度实在太高了,距离地面整整三万六千公里。
要将卫星发射到那个高度上去,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挺难的。
最关键的是卫星通讯的控制和通讯延迟,这才是最坑的地方。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双向传输时延能达到到秒级,用于话音业务、远距离指挥等工作时,会有非常明显的中断。
这种级别的延迟,对于只有一个人的他,通过卫星信号跳转来操控其他东西,是致命的缺点。
他手中的黑科技虽然不少,但目前获得过的最高级别的知识信息也只不过是中级资料信息。
而且还不是无线通讯这一块的,所以只能通过低轨道覆盖卫星来进行弥补这一点。
毕竟无线信号通讯使用的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这是物理极限。
除非使用算法进行弥补,或者采用其他的通讯手段,比如量子通讯等,否则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零号航天飞机携带着零号卫星稳稳当当的停留在八十公里的高空中。
从信号塔发射出去的信号光速传递回了地面,被安置在不同位置的多台信号接收装备接收。
这也是卫星通讯的优点之一了。
它可以一对多,只要你设计了这个功能就可以实现。
通过这种手段,韩元坐在亚马逊雨林这边的基地,就可以操控其他地方的基地。
卫星升空,通讯没有问题,能做的测试并不算太多。
对于这种超远距离的卫星通讯测试,韩元大部分交给了功能芯片,做了自动化处理。
主要是四步,先载入预存的测试指令;然后返回参数信息,他在地面进行一定层度的优化处理。
第三步是将参数返回卫星,然后执行经过先处理后的测试指令。
第四步则是根据测试指令对执行后的状态参数进行后处理。
这是一套标准的流程的模板。
属于初级航天应用知识信息里面的东西,它具有相当优秀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为卫星自动化测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定义清晰地指令发送终端。
相同的通讯卫星,在第一颗卫星完成这样的参数测试后,后续就只需要稍微进行一些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毕竟一个文明发展到步入太空阶段或者母星系阶段,每年往天上砸的卫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当前的人类文明每年发送的几千颗卫星,对于一个母星系甚至是地月系文明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虽然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力度实在太小了。
在系统传递过来的知识信息中,韩元能够清晰的了解到,现实世界中的国家,将太多的时间耗在内斗以及脚下了。
仰望无边的星海,那里有着无尽的道路。
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地球也不是唯一的生命摇篮,太空虽然荒凉,但它实在太大,隐藏了无尽的可能性。
人类的目光,应该放在广阔无边的宇宙中,而不是坐在满汉全席盘边争抢地球上那点可怜的食物。
就像华国古代一样,争来争去始终都只是将目光放在脚下的一片土地上,丝毫没有去想过辽阔的大海外,还有更广阔的的土地。
而如今的人类也是一样,为了地球上那些石油资源、矿物地产打来打去的。
然而就在头顶,哪怕是一颗普通的陨石或者小行星,蕴含的资源都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些普通的资源,对于一个踏出了母星的文明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