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到哪里?”
文烨敏锐的嗅觉到了这里面蕴含着的巨大的商业经济效益,对赵长安说道:“咱们山城的学校,最有价值的行署幼儿园,一小,三小,十三小,初中是一中,九中,一高,师院。不过这里面价值最高的就是一高,状元府和府河学苑的房价之所以高和供不应求,就是它们占了三个自然村的土地,而一高也占了这三个自然村的土地,按照协议有十分的照顾分数,而且有一定的买分优先权,只要有钱就是差个一百分都能用钱砸进一高。”
在两千年前后,国内很多经济紧张的地区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都不得不采取了一种择校费的收费方案。
用来建设学校,购买办公用品和设施,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和待遇,避免这些教师被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挖走。
这种方式虽然有着一定的弊端,然而好处也是立竿见影。
每年苏正范都会拿出来几十万补贴学校的公办学生食堂,给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书杂费,给所有的寝室都安了电风扇,更换大量的破旧课桌凳子床铺,——
也让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的工资相对合理起来,不至于一个个急着要南下打工挣大钱。
这些刚从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年轻老师们,很多都还没有定性,很容易在和去了南方打工的大学同学们相比之下,产生失落情绪,进而想着辞职去闯一闯。
就比如倪雅雯,她是一高这几年年青一代青年教师里面,最优秀的一个英语老师,结果无论学校怎么挽留,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去了明珠。
赵长安上一高那年是一分100块钱,原则上是3000钱封顶。
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学校占用村里的土地,或者别的什么关系,只要钱到位,这个尺度也可以放宽。
朱亮那年差了61分,减去10分的照顾分,10分的农村独生子女照顾分,还差41,超过了3000封顶线。
不过因为一高占着夹河村的土地,所以最后掏了4100块钱的择校费,进了一高。
到了去年,一高的择校费已经涨到了一分300,然而很多的家庭照样是宁愿砸锅卖铁,也要趋之若鹜。
可问题是名额有限,那么学区房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山城市核心城区有人口近四十万,铁东区非市区人口大约有六十万,西区七十五万,北区八十万。
这两百一十五万的人口就围绕在山城市核心区,这三四十平方千米的土地外围,六七千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而山城一高,则是这两百五十万人心目中,通往超凡的最高学府。
每年整个山城市三区有三四万初中生毕业,而一高的招生规模一直控制在两千以内,近二十取一,5%的录取比例,以及从跨年度来统一计算,最终70%以上的本科录取率,90%的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录取率,能让所有的家长发疯也要想方设法的把孩子送进来学习。
尤其是有钱有本事的家长,就是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再不好,也要用钱把孩子砸进一高。
(跨年度来统一计算:进入一高的学生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考上大学,还是选择复读最终考上大学,都合计到考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