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空气灼热,整个世界仿佛被置于微波炉之中。
对抢运水果的铺道蚁而言,这不是相对偏好凉爽的他们所喜欢的气温,更不是让他们感到舒适的工作环境。
即便以勤劳著称,这些蚂蚁在搬运水果时,也不得不牺牲效率,尽量选择阴凉的路线,整条运输线显得歪歪扭扭。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蚂蚁们最喜欢的温度是25-35摄氏度,和人类这样的恒温动物的喜好差不多。在这个舒适温度之外,蚂蚁们活力会下降,如果过热或过冷,超过0-40摄氏度这个范围,那么蚂蚁们也很容易死亡,或者呆在相对安全舒适的巢穴里拒绝外出。
但凡事没有绝对,有一些蚂蚁就能够适应极端的气温。
比如瑕疵弓背蚁,又名东京弓背蚁,拉丁学名Camponotusvitiosus,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树栖蚁种。这种蚂蚁树上营巢,而在寒冷的冬季,树洞的保温性远不如地下巢穴,可以说不比室外暖和多少。
但即便是在零下好几度的环境里,这些瑕疵弓背蚁还能够产卵生长,甚至继续扩建巢穴,真是名副其实的不怕冷。
比较有意思的是,瑕疵弓背蚁之所以获得了这个名字,并不是命名人恶作剧,也不是因为这种蚂蚁真的有什么天然的瑕疵。其拉丁文名字里面不含瑕疵之意,反而有恶毒的意思。看起来命名人对这种蚂蚁缺乏好感,难道是被咬过?反而是其东京弓背蚁的俗名更中性一些。
另一个相类似的奇怪命名例子是欺诈弓背蚁,拉丁学名是Camponotusdecipiens,种小名“decipiens”的意思本来就是“欺诈的,欺骗的”之意。
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其实,它早被发现的时候,是作为另一种学名Camponotusmarginatus的蚂蚁变种被记录的。当时这个种下有多达5个变种,如今都被证明是不同蚁种。但在当时,它们都被认定是同一种蚂蚁,但体色上却又有很大差别。欺诈弓背蚁与其中一个所谓的变种外观类似,但颜色差别却非常大。从蚁学家的角度上看,他会觉得“小样儿,你刷个红漆老子就不认识你了吗?”“你骗不了慧眼如炬的我的”,于是才有了这么个名字。他认为体色的不同是一种“欺骗”,但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弓背蚁。之所以最后选择“欺诈弓背蚁”而不是“欺骗弓背蚁”作为中文名,是因为后者在这里更像是个动词,连起来好像是“弓背蚁”被“欺骗”了一样,而“欺诈”相对来说就好一些,所以最终选择了前者作为中文名。
还有一种叫神圣弓背蚁的,拉丁学名Camponotussanctus,种小名“sanctus”的意思是“神圣的”,中文直接照搬翻译成“神圣弓背蚁”。
这种弓背蚁最初发现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作为基督教、犹太教、***教,三教的圣地,蚁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新蚁种,所以用“神圣”一词命名。
除了不怕冷的,还有不怕热的蚂蚁。非洲撒哈拉沙漠有一种撒哈拉银蚂蚁,拉丁学名是Cataglyphisbombycina,它们以昆虫和其他死亡的节肢动物为食,能在表面温度高达70°C沙漠环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热的昆虫之一,其在形态和生理上能够适应干燥和炎热的环境。
这种蚂蚁甚至只有在外部温度达到46摄氏度以上时才会外出觅食,并且可以一直忍受炎热的外部环境,直至自身体温达到53摄氏度的耐受极限。这一适应性的变化可以让它避开一些耐热度差的天敌。
撒哈拉银蚁不仅耐热,其爬行速度也相当快,如果将银蚁换算成人类的体型,它们可以达到每小时280英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时450公里。毕竟,天天行走在灼热的犹如加热过的平底锅般的沙砾上,不跑快一点,真的容易被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