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人喜欢的不是苏青泽本人,而是他美丽的外表。
“不不……”沈砚北压低声道,“我不是为张程感到可惜,我是为青泽感到可惜。”
“他本有很多选择,可现在……”
未尽的话尽在讳莫如深的眼神中。
二月初九,激动人心的会试终于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汇聚到在京都贡院前。
会试考试的流程和乡试差不多,只是出入检查更为严格,考场环境比之地方的贡院也好许多,至少茅房设在贡院的另一头,考生不必忍受那折磨人的气味。
考场还是一律不提供任何食物,只提供照明和炭炉保暖。考生可以自己烧水煮饭。
这场全国性的考试阵容强大,除了严兵把守,监考官人数增多分量加重,更有朝廷重臣来主持考试,主考官乃是内阁大学士张佑正张大人和礼部尚书周大人。
有了上一次考试经验的沈砚北,安静地排队让人搜身,领号牌,而后轻车熟路地找到自己的号房把挡板拿开进去。
会试还是分三场考,每场考试间隔一日,分别在二月初九、二月十三、二月十七日举行。
会试考试内容比乡试的略深,最后更是出了一道大题——如何看待边境战事,是否该与蛮夷议和?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因为顾长封父亲追敌深入草原病发而亡一事,沈砚北对蛮夷研究了一番。再有他接触过皇帝,对皇帝性格有大概了解,心里十分肯定,这道题多半是朝堂上闹得最凶的争议,皇帝不能决断,于是出题,希望众举子集思广益,能给他启发。
沈砚北觉得自己有点像是在作弊。了解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他能够理性地分析战事的利弊,而从皇帝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中揣摩皇帝的意思能让他确定,皇帝多半是倾向于战的。
那晚皇帝对顾长封说的那些话,隐隐是在劝顾长封走镇国公给他安排的路。
……或许皇帝只是缺少一个说服众人的理由。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有办法能使粮食产量一事,引起李致远的注意,更是引起皇帝的注意。皇帝如此紧张农事,在确认他增产的办法有用后立马下令李致远大力推广……
皇帝此举极有可能就是在筹备粮草。
沈砚北提笔挥墨,决定把这个理由送上去。
主战。
明犯强齐者,虽远必诛!
时间在奋笔疾书间流逝,等沈砚北写完最后一笔方觉手腕酸痛。
看着卷子上洋洋洒洒的文章,沈砚北长出一口气,检查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沈砚北起身扭了扭脖子,动了动僵硬的肩膀便去交卷子。
四周都是埋头答题的考生们,没有一个人提前交卷。
沈砚北面色平静地把卷子交上去,礼部尚书周大人捋捋胡子,眉头轻皱:“都答好了?”
“是的。”
“还有时间,为何如此着急?”周大人也没看他卷子,而是板着脸训道,“年轻人得沉得住气。”
沈砚北只是笑笑。该写的他都写了,也检查无误,虽然第一个提前交卷是很张扬,但在那么狭窄的空间枯坐,让顾长封在外头苦等,还不如提前出去呼吸新鲜空气。
“谁交卷了?”张佑正从对面走过来,看了眼沈砚北,然后把卷子拿起。
下一刻,张佑正脸色骤变,目光死死盯着卷子。
沈砚北对两人行了一礼,轻手轻脚地退出去。
张佑正边看便大呼:
“妙!”
“实在是妙!”
等他回过神来去寻人时,只看到青年俊秀如竹的身影远去。
贡院外许多人紧张地盯着大门口瞧,忽见一个温雅的青年缓步走出,不由纷纷侧目。
“咦,还没到点,这人怎么提前出来了?是考砸了?”
“看他神色从容哪里像是考砸?”
“我猜是放弃了吧……”
沈砚北站在贡院门口眼睛微眯,抬头远眺。所望之处一片湛蓝,白云朵朵。
冬去春来,万物回春,天气日渐暖和,阳光也明媚许多。
等气温再上升一些,他的辣椒种子就能播种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去买些地!
还要买个宅子,再做点生意……
“砚北!”
顾长封和周煜两人从人群中挤出来,看着他的目光担忧:“出了什么事?怎么提前出来了?”
“想你了。”沈砚北在他耳边轻轻说道,语罢,大手一张,“考完了,我们回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