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教授开始发难。
“这个病人怎么回事?会诊单我还没看,但住院总跟我说很严重,你来说一下他的基本情况吧。”
邓师兄的拳头登时就攥紧了,生怕张天阳收不了狂风骤雨般的怒骂,准备随时上前解围。
可张天阳似乎一点也不紧张。
“患者是65岁老年男性,入院主诉为腹痛腹泻7小时,内容物为水样便,期间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入院后收入抢救室,暂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四十分钟前突发室颤。
马上予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
同时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强心兴奋。
利多卡因,爱斯洛尔抗心律失常。
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
硫酸镁镇静、抗痉挛治疗......”
张天阳说的很详细。
并不是啰嗦,而是必要。
很多时候,一个病人之前发生了什么状况,当时给了什么处理,之后又有什么效果,是接诊医生非常想要知道的情况。
这些细节有助于医生们判断病情,指导用药。
可很多病人却一问三不知。
总觉得,我现在的情况就在你面前,你问以前的那些干什么?
问这些,是为了治病啊!
而张天阳的回答却让教授感觉一阵舒畅。
不仅他想听到的所有东西都有提到,语言还简介,该略过的绝不啰嗦。
刚刚从手术下台,紧赶慢赶跑过来带来的那一丝焦躁,瞬间烟消云散。
下意识的,他一边听,一边点头。
“经过二十分钟的抢救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现在他的血压波动于85-102/54-68mmHg,心率波动于78-99次/分,血氧饱和度100%。”
张天阳继续汇报老爷子的情况,同时把手里的会诊单递了过去。
“急查血的结果显示,患者白细胞升高,感染指标升高。”
各项具体的检查结果实在是太多,他一个个说很浪费时间,不如让教授自己看。
张天阳只挑了重要的结果进行了汇报,同时还夹杂了自己的判断。
“结合检验结果,考虑之前的腹泻为细菌性腹泻。
但患者腹泻时间过长,查电解质发现血钾、钠、钙、氯都低,尤其是血钾,降到了2.8.
再加上患者既往20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本身心脏基础条件不好。
所以我认为,这次的室颤考虑为严重电解质紊乱,加上低血容量休克状态心脏负荷的增加,综合导致。”
邓师兄在后面支起耳朵听着,只觉得张天阳的判断很有道理。
可心内科的主任刚刚还在仔细的盯着会诊单上的各项检查结果看,这时候却突然扭头,盯着张天阳。
张天阳坦然与他对视,身后的邓师兄却瞬间打起了十二分警惕。
他又来了!
这是死亡提问的前兆!
果然,心内科主任盯了张天阳一会,突然开口。
“那你认为,这个病人突发室颤的电生理机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