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对于请理论研究者,来研究法则这件事,很多修士,都是有意见的。
很多人都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更何况,很多人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修炼的道路;这种修炼道路,只能自己来走,不能依靠别人。
在参悟法则上,也是如此,就算是同样的一种法则,但是,每个修士,因为各自修炼功法的差异,各自情况的不同,切入角度,还是会不一样。
这就导致,不同的修士,参悟同一种法则,所参悟出来的结果,往往也会有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其实真的不大。
可是,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那叫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就是这部分反对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参悟法则,这种事,只能每一个修士自己来进行。
委托他人,是根本不行的。
这种观点,在当时,还真的起了很大的反响。
很多人,也真的相信了。
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也就不再继续对理论研究者投资。
但也有不少人不相信那种判断,认为,虽然不同修士情况不同,对同一种法则的观察结果也会不一样,但是,到底还是大同小异。
那点小的差异,应该也算不了什么吧?
这是另外一派人的想法。
于是,持乐观态度的修士,便继续对理论研究者大规模投资。
理论研究者,对此则非常高兴。
毕竟,虽然,现在的修士们,普遍已经认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已经明白,理论研究,是修炼体系的根本,是应用研究的基础。
可是,修士们对研究领域的投资,大部分,还是给了搞应用研究的人。
搞理论研究的人,分到的钱,就比应用研究者要少多了。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理论研究,见效速度慢,一件成果,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有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理论研究,虽然也需要大笔投资,但是,总体上来说,理论研究,对于资源的依赖度,要比应用研究要小很多。
拿修仙界最开始的时候来说吧。
当初,那批道家中人,观察天地的时候,可没有消耗任何资源。
即便到了后来,因为需要研究的理论,是越来越高深,可是,需要的资源,依然要比修士修炼,还有应用研究要少得多。
理论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少,修士们,对理论研究的投资便少。
理论研究者,所能拿到的报酬,当然也就没有那么多。
修仙界理论研究者的数量之所以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对此,也不是没有大势力,担心理论研究者越来越少,会让理论研究难以延续。
这可不行啊。
理论研究,是修炼的最基础,这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
不过,这个担忧,后来证明,虽然有道理,可也的确有些杞人忧天了。
理论研究,尤其是到了后期,几乎完全属于那种高精尖的领域。
准确的说,是那种特别特别尖端的领域。
这一点,在修仙界发展的早期,还并非如此。
早期的修仙界,因为修士修为低,修仙界发展水平也低,所以,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还有修士,这三者,是不分家的。
后来,之所以分开了,则是因为,随着修士们修为越来越高,修炼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高;
研究的难度,则提升的更加厉害。
这使得,一个人,再想要兼顾修炼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和研究,已经变得不可能了。
这样,研究者和修士,这才被分开。
随后,研究者,又分出了理论研究者,和应用研究者。
分开的原因,也是因为,随着研究之道越来越精深,一个研究者,要么选择理论研究,要么选择应用研究,总之,两者都选,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刚开始,理论研究刚刚独立时,虽然也很难。
但却也没有到特别艰难的地步。
可是当多年以后,随着研究之道的大发展,理论研究,是越来越深入,难度也是越来越高。
对研究者的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
于是,理论研究,就成了最最尖端的领域。
而相比之下,应用研究,尽管对于研究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之下,这个要求并没有提升得太厉害。
而且,修士们可以用应用研究的成果,来让自己满足做应用研究的要求。
但理论研究就不可以这样做。
而既然是最尖端的领域,自然呢,也就只需要最最尖端的人才。
最尖端的人才,还真就没有多少。
各大势力,只需要把最尖端的顶尖人才给笼络一批,让他们从事理论研究,也就够了。
人多了,反而没意义。
自然,这些尖端研究人才,各大势力必须得给他们很多很多资源,才能让他们愿意从事理论研究。
但他们人数少。
再加上,理论研究,很多方面,都更看重修士本身的水平,对外物要求,倒是没那么高。
所以,修士们对理论研究,投入的资源自然就少。
这,也让理论研究者,对于各大势力十分不满。
给应用研究的投入,却非常巨大。
这也使得顶尖的理论研究者,得到的资源,跟顶尖的应用研究者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