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余毒 > 咳嗽

咳嗽(1 / 2)

 推荐阅读: 反派弱小又美丽[快穿] 科技巨头:从大郎手机开始 农村乱睡 卡师指南 藏好她的狐狸尾巴 变成了全世界唯一的Omega 斗罗之擎天 野性依赖 我也想努力啊! 本王姓王
最新网址:hbcjlp.com

素问云。肺之令人咳。何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肺咳之状。咳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岐伯虽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外内合邪四字。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合邪。此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是指内邪郁发而言。若外邪入伤肺合而咳。原无脏腑相移之例也。

金匮云。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按金匮治咳。叙之痰饮之下。以咳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

外邪入而合之因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则咳终无宁宇矣。其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明外内合邪之证。惟小青龙汤为的对耳。然用小青龙汤。其中颇有精义。须防冲气自下而上。重增浊乱。其咳不能堪矣。

伤寒用小青龙汤。无少阴证者可服。杂证用小青龙汤。亦恐少阴肾气素虚。冲任之火易于逆上。

冲任火上。无咳且增烦咳。况久咳不已。顾可动其冲气耶。盖冲任二脉。与肾络同出胞中。肾虚不能固守于下。则二脉相挟从少腹逆冲而上也。盖肾气本虚之人。即素无痰饮。才感外邪。则冲任之火便乘势上凌膈上。迫津液而为痰饮。支塞清道。必至咳逆倚息不得卧也。倚息者。倚伏而喘息。阴火内应外邪。为证最急。不得不以小青龙为务也。只缘真元素亏。纵有合剂。不能逞迅扫之力。所以余邪得以久持。致有如下变证也。多唾。饮上溢也。口燥。津液伤也。寸脉沉。尺脉微。手足逆冷。卫中阳气耗也。气从少腹上冲胸咽。阴火逆也。手足痹。营血虚也。其面翕热如醉状。阳明胃热也。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阴火下流膀胱也。时复冒。太阳余邪未散也。然证虽屡变。皆为冲气逆上之故。且有时复昏冒一证。即定太阳表证。确守冒家汗出自愈之例。故反复出入。不离小青龙加减。所以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先治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因水在膈间不散。再变前方。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第三变。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第四变。其人形肿者。以水尚在表也。加杏仁主之。其证应纳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若逆而纳之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第五变。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前四变。随证加减施治。犹未离本来绳墨。至第五变。其证颇似戴阳。而能独断阳明胃热。乃加大黄以利之。按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为其肾虚阳气不藏。故以攻下为戒。而此平昔阴亏血虚。反用大黄利之者。以其证变叠见。虽有面热如醉。脉见寸沉尺微。洵非表邪怫郁。而为胃中热蕴无疑。竟行涤饮攻热。恬不以阴虚为虑而致扼腕也。嗟夫。仲景治咳。全不从咳起见。治其支饮。下其逆气冲气。法中之法。游刃有余矣。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浮者。浓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耳。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

萃于一方。用以分解其邪。若咳而脉浮。则外邪居多。全以散邪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除去桂枝、芍药、甘草。加浓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浓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以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也。若咳而脉沉。为邪在营分。即肺之里也。热过于营。吸而不出。其血必结。血结则痰气必外裹。故用泽漆之破血为君。加入开痰下气。清热和营诸药。俾垒一空。元气不损。制方之妙若此。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者。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

故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用麦冬数倍为君。兼参、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壳之精微。皆得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加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仲景立方之旨。

戴人云。肺为诸咳之门户。每为六气所乘。如风乘肺者。日夜无度。汗出头痛。痰涎不利。热乘肺者。喘急而嗽。面赤潮热。甚者热甚于中。手足反寒。热移于下。便泄无度。火乘肺者。咳喘上壅出血。甚者七窍血溢。燥乘肺者。气壅不利。百节内痛。头面汗出。寒热往来。皮肤干枯燥痒。大便秘。痰胶血腥。寒乘肺者。嗽急而喘。恶寒无汗。鼻塞身疼。发热烦躁。湿乘肺者。痰涎不利。面肿喘急。至于湿痰内动为咳。又必因风因火因热因寒。所挟各不相同。至于乘肺则一也。咳嗽外感六气郁而成火。必六淫相合。内伤五脏相胜。必五邪相并。有此不同。而中间又有敛散二法。敛者。谓收敛肺气也。散者。谓解散寒邪也。宜散而敛。则肺受寒邪。一时敛住。为害非轻。宜敛而散。则肺气怯弱。一时发散而走泄正气。害亦非小。且如感风咳嗽。已经散后。其表虚。复感寒邪。虚邪相乘又为喘嗽。若欲散风则愈虚其肺。收敛则愈滞其邪。当先轻解。渐收敛之。肺不致虚。邪不致滞。咳嗽自止矣。

经言脏腑皆有咳嗽。嗽属肺。何为脏腑皆有之。盖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