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余毒 > 胸痹

胸痹(2 / 2)

 推荐阅读: 反派弱小又美丽[快穿] 科技巨头:从大郎手机开始 农村乱睡 卡师指南 藏好她的狐狸尾巴 变成了全世界唯一的Omega 斗罗之擎天 野性依赖 我也想努力啊! 本王姓王
最新网址:hbcjlp.com

夫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故二方皆利气之剂。一以疏利肺气。一以疏利胃气也。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中为阳气所居之位。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由阳气不运故也。用薏苡舒其经脉。附子复其胸中之阳。则大气一转。阴浊不留。胸际旷然若太空矣。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者。心气逆于上也。上气逆。则中下亦逆。气逆则经脉亦逆。故为诸逆也。上下气逆。脉不交通。心主孤悬于上。不得营气以和之。故心悬痛也。桂枝行心气以散痞。姜、枣疏中焦以通经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血气。紊其疆界。

此而用气分之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赤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攻冲之经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今人但知有温气补气行气散气诸法。不知有填塞邪气攻冲之窦也。

千金治胸痹达背痛。用细辛散。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用前胡汤。胸中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服橘皮枳实生姜汤。不应。用治中汤。胸痹腹背闭满。上气喘息。用下气汤。胸背疼痛。用熨背散。足补金匮之未逮。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千金加橘皮、吴茱萸。名通气散。治胸满短气而噎。

此即胸痹一门之证。必编者之差误。入于呕吐哕中。今并论于此。盖阳受气于胸中。以布气息。今阴乘阳位。阻其阳气布息。呼吸往来之道。若喘若呕若哕。心舍神者也。聚饮停痰。则炎炽不宁。彻心愦乱。无可奈何。故用半夏、生姜之辛温。以燥饮散寒。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而胸际始旷也。其用橘皮、吴茱萸。及加竹茹、人参。皆此例也。喻嘉言曰。按胸痹之证。人所通患。金匮出十方论治。然未明言其故。盖胸中如太空。其阳气所过。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在上之候也。然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必驱其下焦厥逆之气。通胸中之阳。以薤白、白酒。或栝蒌、半夏、桂枝、枳实、浓朴、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茯苓、杏仁、橘皮。择用对证三四味。即成一方。不但苦寒不入。即清凉尽屏。盖以阳通阳。阴分之药。所以不得预也。甚者。则用附子、乌头、蜀椒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而复上焦之阳。补天浴日。在医之手眼。奈何后世总不知胸痹为何病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