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宣传上,他们不会过分强调长庚4的性能提升,要不然这不是妥妥的背刺星云-仙女座用户吗?
当然,就使用体验来看,长庚4和4+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参考一下未来骁龙778G和778G+就知道。
主频提升,价格还能再涨1000,市面上敢把骁龙778G卖到3000块以上的,只有那父子两家…
倒不是说骁龙778G不能卖3000以上,而是都这个价位了,用那时候的中端芯片,有点不太合适。
刘大郎始终认为,一台手机想要拥有好的体验,性能是基础,这也是性价比机型狂堆性能的原因。
可以在机身材质上缩水,可以砍摄像模组,也可以砍系统动画,甚至可以绑广告,但性能必须有。
当所有人都习惯了这个芯片,这个价格时,想要再去通过提升外围参数来提高价格,就会很困难。
长庚4出道即巅峰,星云-仙女座7788的起售价都用长庚4,星雨中端机再来用,反而更像是下放。
别说什么长庚4性能不行,参数比不过骁龙820,等骁龙820出来,限制一下频率,看他们后不后悔?
实际的上手体验,反而不一定比全方位均衡,且性能调度激进的长庚4更强,这都是参数看不到的。
当然,联发科的高层也很难受,他们也不想自己的芯片天天被骂,于是又设计出了新的芯片!
“长庚4的原理我们已经研究完了!只需要通过三丛十核…不,十二核架构增加更多的核心就行!”
而此时的刘大郎,还不知道联发科比原来更加疯狂了,十核都已经满足不了他们,要做十二核了!
到时候恐怕不是一核有难、九核围观,而是十二个核心互相推卸责任,最后推出一个最小的干活。
他们还不知道,星云科技的长庚8已经在路上了,论疯狂,长庚团队在星体架构上也已经放飞自我。
这就跟牛顿刚被苹果爆头了一样,具体原理可能没办法解释,但发现了引力,引力为什么会产生?
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论证过程,星体架构目前就相当于刚刚发现引力一样,原理可以慢慢研究。
但利用星体架构制造芯片,进度肯定不能慢,长庚项目组在芯片的命名上,依旧是一贯的没逻辑。
从长庚4开始,双芯联动后直接变成长庚6,跳过了长庚5,又在新的芯片开发时,跳过了长庚7…
如果可以的话,长庚项目组甚至想把长庚4的名字改成长庚5,在玩数字这方面,有点玩魔怔了。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代星雨应该是最后两款搭载长庚4的机型,再往后,长庚4就会成为历史。
还有一种做法是,等过一段时间把长庚4外销,但刘大郎不会这么做,没必要,又赚不了多少钱。
而且对外出售芯片,又得和高通、联发科抢市场,平白无故又多了两个死敌,这笔买卖划不来。
不管网友们怎么说,星云科技已经开始宣传和国产电池厂商的合作了,同时还确定了发布会日期。
在3月1日,星云科技将和宁德、高科、华航、比亚迪开展一次线上发布会,发布全新电池技术。
不过嘛,星云科技只是挂个名而已,实际上的出镜率很少,把友商们推出去挡枪才是最好的选择。
前提是友商们愿意主动站出来,消息一放出来,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不明白这些厂商要干嘛。
别看热度低,但在新能源行业中,早已经吵翻了天,因为在电池上,每突破一步,影响都非常大。
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简直了,而且星云科技这次带来的全新A级锂电池技术,意义更是不同凡响。
发布会前,高国鹏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口出狂言:“我们的电池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国际友商!”
随后就是各种吹牛,在这一方面,刘大郎表示甘拜下风,作为务实主义者,根本不会用这种方式。
A级锂电池确实很强,但也只比市面上的顶级锂电池强出10%,最关键的是,还没有进入到量产。
但不得不承认,高国鹏的炒作还是有一手的,一边放消息,一边放一些烟雾弹,来迷惑竞争对手。
同时又把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给摆在了明面上,从春节后到发布会这段时间,拉了不知道多少投资。
在发布会当天,星云科技只简单出面了一下,存在感很低,比亚迪的高国鹏是真的拉满了存在感。
上来就是重磅消息:“我们的全新电池技术,能够在同等体积下,把锂电池的容量提升10%!”
这项技术放在手机上可能没什么,5000毫安时的电池提升到5500毫安时,500毫安时并不算多。
可如果放在新能源汽车上,那就不一样了,续航提升10%,再加上其他技术的提升…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