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沿途不断丢弃新附军的办法,多铎残部的兵力虽然减少了,但机动性却提高了许多,因此,弘光元年四月十日当天下午申时中(16:00),多铎部已经撤到了距离马汊河战场160公里外的睢宁县郊。
可令多铎感到错愕的是,虽然他的撤退速度很快(平均每天35~40公里),根据己方马队的侦查结果显示,3000多明军仍追击在自己身后大约15里的地方,那么这些明军是飞来的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那么明军又是怎么实现紧咬多铎部不放的呢?
不是说,负责追击的羽林营战兵都是披甲行军的吗?
他们的速度怎么可能那么快呢?
他们的耐力又怎么可能如此持久呢?
其实,杨存孝跟朱慈焈没有说实话,羽林营正军师追击时的确是披甲行军,但不是全部都披甲行军,而是一半披甲一半不披甲,然后在中途休息的时候,披甲部队和不披甲部队进行轮换,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羽林营正军师官兵的行军负担,降低了羽林营正军师官兵的体能消耗,让羽林营正军师官兵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快。
甚至到后来,发现多铎残部不断在分兵引诱自己、已经没有绝地反扑能力之后,行军途中着甲士兵的数又从两个旅降为了一个旅,如此一来,经过大半年急行军、强行军训练的羽林营官兵走的就更轻松了,自然不会被多铎残部给拉下。
那么分出去的新附军是不是能顺利逃脱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由于多铎残部是头也不回的向北逃跑,所以,羽林营后来主要是依靠4队骑马夜不收轮流盯住对方的,而剩下的2个辅助骑兵团在补充了备用战马后,就专门负责去吃多铎分出去的诱饵,结果,多铎分出去的弃子多半都被羽林营辅助骑兵给吃掉了或俘虏了,剩下的要么化整为零、四散奔逃了,要么找了个山头落草为寇了。
至于多铎最初设想的溃散士兵也没能牵制住羽林营辅军师及金吾营辅军师多久,这不,也就在今天下午,最后一股成建制的清军残部向羽林营辅军师第三旅第二团投降了。
随后,金吾营辅军师剩余部队又在江北逗留了一天,这才于四月十一日返回了南京,而羽林营辅军师则是在将最后被俘的5000余清军分批押上前往虾夷地、南湾等地的运输船后,才经由漕军协助,沿运河船运邳州一线的。
“太气人了!大帅,要不咱们用马队来个回马枪吧!”
面对舒穆禄·伊尔德的提议,多铎摆手道:“不要节外生枝了,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一口气赶到徐州,看南蛮子还赶得上赶不上了。”
目前多铎部只剩下460多名骑兵、200多名步兵和40多名阿哈辅军了,更关键的是,里面已经没有了新附军,而全部都是八旗兵,但八旗兵里也是分等的,多铎能做的就是尽量把剩下的满八旗都带回去,至于汉军旗和没了马的满八旗,那就自求多福吧。
意识到多铎又要丢下一批人的伊尔德苦笑道:“是!”
多铎却道:“留下的步队也未必会有事,这边应该离黄河很近,让他们想办法自行过河并退往山东,只要退到了山东,就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