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宇收到了典韦送来的消息,消息称。
刘辩已经收拾好了行囊,要离开皇宫,先行前往河间,却被士兵们拦了下来。
由于刘辩的身份不一般,所以,士兵们派人告知刘宇,让自家主公做决定。
对此,刘宇直接命庞德,领两千镇北军骑兵,让其互送刘辩,前往河间。
既然他们去意已决,那么就随他们去吧,自己答应兄长刘宏的事情,他也做到了。
就让兄弟二人,平安富足的过完这一生吧,也许,这才是兄弟二人最好的选择。
而刘宇的一众麾下文臣谋士们,得知此事之后,皆笑而不语。
刘协如此做,也省的他们在多费心思了,就算自家主公不会逼迫刘协退位,那他们也会无所不用其极。
就算被自家主公得知之后,被惩处,甚至是丢了脑袋,他们也愿意去做。
毕竟他们服从的,只有刘宇一人,或者是刘宇的子嗣。
他们可不会将自己等人费尽心血,才打下来的诺大江山,交给刘协去治理。
而且,刘协若是掌握大权,那么他们这些有功之臣,怕是没有好下场。
如今,大汉南方,刚刚经历了战火,百废待兴,必须第一时间任命官员,去治理诺大的荆扬二州。
而所有需要改革的政策,也基本被完善,如今,只差自家主公点头了。
不过眼下,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去做,那就是自家主公登基称帝!
刘协已经准备离开洛阳,可谓是去意已决,甚至一天都不想住在皇宫。
而大汉不可一日无主,自家主公登基称帝,迫在眉睫。
于是,刘宇的一众麾下,开始张罗着一切登基事宜。
对此,刘宇也没有矫情,直接默许了麾下之人的筹备,就连登基称帝的日子,刘宇都没有过问。
如果刘协不愿意放弃皇位,那刘宇会观察刘协一段时间,虽然不会放权,但最起码刘协还会是天子。
如果过几年,刘协表现依旧良好,那么刘宇也会适当的放出一些权利给他。
不过,刘协的性子,很难令刘宇满意,到最后,可能出现刘宇不想看到的一幕。
如今刘协选择的这条路,怕是有刘辩和刘影的身影在里面,这可以说,是刘协最好的一条路了。
由于登基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各种繁文缛节,还要祭天等等,一直到半个月后,这一切才准备完毕。
而且,登基称帝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老皇归天,新皇登基,三年内,不得更改先皇立下的规矩。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古代儒家思想,儒家学者认为。
为了表达孝道,在守丧的三年内,儿子不能随意更改父亲生前立下的规矩。
否则就是孝道亏损,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更改年号。
当然,刘宇并不在此列,先皇?已经归天多年了,他这是禅让,而不是继承。
在登基称帝的前几日,刘宇就领着他的几位夫人还有子女住进了皇宫之中。
还有在外镇守的一些大将,以及州郡的一些官员们,都马不停蹄的向着洛阳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