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线上的此战可谓大胜,不久后,捷报传回京城,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皇帝还是一如既往没有来上早朝,嘉奖三军之类的诏令都由丞相荀季芜传达,只等大军剿灭叛贼之后班师回朝。
萧怀安在得知长沙王和上广王两路大军如此轻而易举就被击溃后,本想隐藏的后手不得不提前使出。
在下定决心之前,萧怀安暗中派人收买了宫内一位宦官,确定了老皇帝的身体的确已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另一方面,萧怀安发出两封密信,一封交由会稽王萧不羡,另一封则是给太子萧统的。
栖霞山,临山别院。
因为监天司和地网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后续事由的安排及跟进皆只有萧怀安的人以及南诏段氏之人的参与。
留在豫章郡的后手萧怀安准备提前使用,所以他大概率不日将秘密返回豫章郡。
南诏段氏则可继续留在京城,随时传递有用的消息。
至于长乐公主萧湘,萧怀安打算带在身边,因为不管怎么说她也能算是一张护身符。
一切既已定,那便安然等着发生即可。
大梁历大通五年,二月初五。
老皇帝已经有十几日没有上朝了,虽然朝野上下目前还没有异动,但这段时间以来老皇帝的身体非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有了愈发严重的迹象,这如何能让文武百官心安。
两日前,太医院的一众太医甚至在皇帝寝宫守了一整夜,荀季芜、陈恒道及尉迟复三人皆寸步不离守在寝宫之中。
虽然丞相荀季芜已下令将此消息严厉封锁,但零星半点的内幕终究还是流传了出来,以至于老皇帝即将驾崩的消息传扬的更加甚嚣尘上。
沈况和楼外楼的人在月初京城解禁之时便离开了,对于南梁后续事宜的发展沈况并不在乎,他心中念的是他出生的那个地方。
东海城,这大概算是沈况江湖路上最后一个心往之地了。
随着楼外楼的人撤出金陵之后,金陵城内几无其他势力。
湘东王郡主本也想在月初之时返家,但不知因何最终没能离开。
对于此事的猜疑自然不会少,方向大多是对准了湘东王徐牧,猜测陛下这是在提防湘东王怕他也趁势反了。
在之前两线战事皆取得一定进展后的这几日战场之上再无大胜传回,东部前线,宁朔将军柳玄所率领的神策军被抵挡在奇元城外已有好几日。
朝廷大军虽也不算远道而来但如此消耗对他们来说毕竟不利,所以在二月初四.清晨之际,柳玄整备三军决定再次攻城,及至当下战事结局依旧未传回。
相比于东线战事,南部大将军赵敢所率大军的推进要好上许多。
在第一场遭遇战歼敌八千后,萧元怀和萧靖山仿佛是对赵敢产生了浓浓的忌惮,故而之后的这些日子他们并未再与朝廷大军产生正面冲撞。
赵敢见状率军果断南进,而萧元怀和萧靖山则不断后撤,如今已有百里。
东南两线的战事情况身在金陵的萧怀安皆知晓,他已在昨日收到了来自太子萧统和会稽王萧不羡的回信。
天下烽烟四起,萧怀安亦是准备动手了。
大通五年二月初六,清晨之际,又一噩耗传回京城。
由于长广郡的水灾久久得不到妥善处置,致使一大群百姓流离失所,久而久之这些人对朝廷再无信任可言。
即便太守曾如明及郡内一众官员皆奋战在第一线但没有银子寸步难行。
时日一久便有人起了异动之心,后来在灾民队伍中有人趁势鼓动人心组织了一批流民叛军,后来叛军人数不断增加
到最后甚至形成了一股两万人的大势力。
这股人马中的领头人名叫葛荣称此军为南平军,自号南平大王,他们打着响应叛乱三王的旗号对抗朝廷。
同一时间,长沙王萧元怀在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给葛荣送去一批朝服官印用以加封属下,由此承认葛荣的正统性。
由于水灾影响导致长广郡内的流民激增,而在葛荣起兵后大部分流民都被其收编。
南平军的起义势头迅猛,长广郡内的守军短时间纠结不得被他们杀进郡衙,包括郡守曾如明在内等郡内一百多名官员尽皆被杀。
葛荣纵容部下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一时间,长广郡变成了人间炼狱。
二月初六早朝之前,荀季芜、陈恒道还有尉迟复三人在上朝之前提前来了一趟皇帝的寝宫。
葛荣起兵的消息老皇帝已得到,虽然这是件意料之外的事,但这支两万人的散兵部众目前不足为虑。
不过荀季芜此来并不是为了听老皇帝说什么尽在掌握之内的话,即便有忤逆犯上的嫌疑荀季芜觉得也要问出陛下真正的目的。
萧衍见三人前来倒也并不惊讶,随即他让朝七搬凳子让三人坐下。
荀季芜没有立刻入座,而是径直问道:「陛下,老臣斗胆求问您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葛荣的这支起义军虽说威胁有限但在南部诸地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以至于更多的百姓要因此而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