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工艺品被专家鉴定为祭祀用品,但在整个上宅遗址中都没有发现祭祀和墓葬区,所以可能还需要后来人再进行考古印证。
中间的螺旋楼梯通到二楼,是题为“旧时平峪”的民俗文化展,里面都是以前的农村的旧物件和一些民俗用品。
出了展馆,在陈列馆的西侧墙根,还有一个“平峪石刻艺术馆”,说是馆,其实就是一个上面有个棚子的通道,里面两侧有二三十通从汉代到民国的石碑。
看完了之后差不多两小时,许乐看得仔细,小意有点烦,但是没办法啊,这是哥哥的专业啊!
上宅新石器遗址是继河南仰韶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山东大汉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之后,又一处重要远古遗迹。该遗址共分八层,上层为商周至唐辽文化,中层与红山文化接近,下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深达四米多。
许乐看着介绍,再考虑一个事情,那是不是说这边的文明来源更偏向于东北方向的红山文化呢?作为新石器中早期文化,其实都是最原始的阶段,只有进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会进行选择性发展,也就是自主发展的阶段!
从理论上讲,这里离周口店的“京都人”更近啊,但是中间这差的有点远啊,为什么没有了踪影呢,这是偶然性吗?为什么会和红山文化那么接近呢?这里离红山文化的主基地还得有几百公里啊!
但不管怎么样,在这里更加近距离的了解了这么多的石器和陶器,让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也许等把这些都看一遍之后,印象会捋出一条脉络,不着急!
整个展馆,红山文化为什么能到这里来,还有就是那个猴蝉给许乐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和思考,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他都非常迷惑!
然后,带着许意,直奔刘家河遗址而去!
从上宅文化遗址到刘家河遗址也就是十多公里,许乐半个小时就骑到了,不到十一点。
这个要看的地方全称呼应该是“刘家河遗址及商墓”,它是一九七七年被发现的。
整个地方分成遗址区和墓葬区两部分,大概直径不到三米。
二人买了一下票,走进去看见遗址区地面上散见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片。
椭圆形灰坑内堆积分为四层:
第一层未出土器物;
第二层出土夹砂黄褐陶双耳残罐一件及少量陶片;
第三层底部发现一直径八十厘米的红烧土面,中间稍下凹,周围有被火烧过的石块和碎陶片;
第四层底部较平,地面上散布一些陶片和红烧土块。
坑内出土陶器,器形有罐、盆、盘、碗等。
看完了这里又去旁边的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商代早中期墓葬。一共出土了出土器物40余件,包括金、铜、玉、陶类。其中金器有金耳坠、金臂钏、金笄;青铜礼器有三羊罍、青铜鸟柱龟鱼纹盘、铜瓿、方鼎、弦纹圆鼎、鬲、甗、爵、卣、瓿、盉等。青铜兵器有铁刃铜钺一件,属珍稀文物,藏于华夏国家博物馆;玉器有斧、柄、璜等;陶器无完整器皿,耕地中多见陶片。后来又发掘出商、周、战国时陶片和战国的瓮棺葬。
整个遗址很小,但是许乐看得很仔细,主要是记录各种纹路!在平峪县的东部,其实也就是上宅遗址的西南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个遗址叫“龙坡遗址”,那里是西周至战国时的遗址,那里曾出土过一面铜镜、一件青铜剑和陶器多件,这充分说明,在临近水域、背山、靠山的地带自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有人生活,至少到了商代就已经大面积的聚集了,甚至可以说形成了完整的生活、军事建制,那证明这里还并非是城镇所在!
“哥,这些字,可真难认啊,好多都不认识,我觉得对我打击很大啊”,许意开着玩笑。
许乐笑了笑!
差不多快中午十二点了,旁边有个吃饭的地方,他带着妹妹随便吃了点东西,许意极少在外面吃饭,连出远门都没有,四年前陪着爸爸妈妈去过哥哥的学校,那是去的最远的地方了,但后来就没有去过了!
所以,许乐还是很认真的看了一下有什么吃的,真没有,随便将就着吃点吧!
许乐吃完之后给许意介绍着,商代的判断最典型的方法就是青铜器,分得非常细,比如有吃饭、用水、礼仪、军事、音乐、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分类,而且还要分高级等级,这充分说明了商代的礼仪已经非常完备和繁琐。
吃完了,又坐回,然后直接去往下一个地方,也就是轩辕台!
这一片是山区和平原区域的交界地,右边都是高山,左边是平原了!
渔子山自东而西,如巨龙横卧,有九沟自北而下,形成这里九水归一的景象。素有“九龙口”之称。轩辕台便坐落于山水环绕的大冈之一,居渔子山的中心。
渔子山上有大冢,世传为轩辕黄帝陵,俗称轩辕台,它北依群峰,南对盘岳,下临沟水,上仰碧苍。
据历史文献记载山东庄轩辕台始建于战国至西汉年间,虽几经沧桑尚存。正殿为轩辕、伏羲、神农三皇之位,古碑上携刻陈子昂《轩辕台》诗,以证其处。
每年正月十五为轩辕庙会,届时四方百姓云集,进香祭奠;各种民间花会,争相登山献艺。重修的轩辕台为仿格,建于山顶之上。
二人买了票进去,发现其实没啥东西,刚没有弄好,所以票价也很便宜,两块钱一个人,边往上走,许乐边给妹妹讲着“《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他确实中华民族始祖,但不是唯一,只是之一,这一点一定要严谨”。”
“另外啊,看着介绍说前几年,我的老师,你看到了,那个照片介绍的苏先生就是我研究生的老师,他来过,说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认这个轩辕陵是黄帝之陵的结论我其实是不认同的,我只能说是不一定,第一呢我相信老师应该不可能明确说过,第二呢他只是到过这并没有到过其他地方,所以不能说确认”!
“真的啊,那个就是你的导师啊”!很为哥哥高兴!
顺着花岗岩石阶抬级而上,进入了整个宫殿区。
在陵前数十米处有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山,故称“汉武仙台”。如今,每到农历三月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祭拜,其实主要是搞活地方经济。
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四千余年。巨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庙内有一碑亭,内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
往正前方看去,首映眼帘的是高大的阙门,阙门两侧朱雀展翅,雄狮傲立。进入阙门,是初唐诗人陈子昂随军北征作《轩辕台》诗的石碑遗迹和《重修轩辕庙记》汉白玉石碑,碑文为古代诗人陈子昂所写的《轩辕台》五言诗一首“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轩辕台因此而得名。
正殿上挂着“三皇殿”的牌子,号称为汉代重修檐庑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廊前红柱矗立,斗拱昂然。
许意先是从旁边取出三支香,然后点上,恭恭敬敬的三鞠躬,哪怕真的是神话人物也是华夏始祖,更何况,许乐很清楚,这位真的不一定是神话人物,只不过是后人给神话了!
他的锻体神功就是人家的东西,建造了作者也得恭敬一点吧!
看着殿内正中彩塑黄帝坐像,上悬汉篆金字巨幅“人文始祖”,塑像前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两侧为伏羲、神农,分别写着名号迎面四幅帛书体楹联并立抱柱之上,地上有三个蒲团,前面有功德箱。
“哥,真丑啊”!小意小声的在他旁边说了一句。
“嗯,少说一句”,许乐对她说着,“不过,说的真对啊,是丑,丑的都对不起黄帝这俩字啊”,许乐心里说道。
看着那带着帝王冕的黄帝塑像和左右两侧的伏羲、神农塑像的衣服、披饰,他怎么看怎么别扭,说不出来的别扭。
第一是这是什么三皇殿啊,在三皇的传说中你,黄帝基本都是五帝之首,从来都不是三皇之一。
第二呢,这黄帝披着的是红色,全身红啊,黄帝攒土为帝,本身就是黄土颜色的代表啊,而旁边两位却披着的是黄颜色的绸缎,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最主要的是,这位也太丑了吧,许乐可知道人家修炼的是号称最强的锻体神功,虽说是夜御七十二女是传说,但是把自己修炼成这样对得起这神功吗?
许乐有点害怕,不过我就修成这样吧,那得和青姐说说,该退货就退货吧?
总之,它看着这三尊塑像,尤其是黄帝塑像总觉得不对,没有那种气势,有点伪的感觉!
等出来之后,他对小意说道:
“这里说是战国建造,不太可能,但是时间久远是一定的。”
“华夏是一个知礼的民族,实际上这个地方是违礼的”!
“为啥啊”?许意有点好奇!
“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少典呢是伏羲的儿子,黄帝呢和神农呢是战友,他在中间,让自己的爷爷坐边上还和自己的战友相对,你说这合理吗?”
“嗯,你一说好像是有点不对的感觉啊”!
“这个地方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李白都来过,还写过诗。比如陈子昂的:“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另外就是大汉武帝曾到这里祭祀过。”
“实际上呢,平峪从战国就已经存在了,至少得有两千五百年了,基本上没有变换过名字,在汉代还封给过勇冠三军的霍去病的哥哥霍光,叫博陆城”,看完之后,他给小意讲着一些历史,这些对于她非常新鲜!
“哪天让青姐过来看看,如果看到这位爷,她保准也搞不懂为啥修炼成这样吧,为啥还有会女的喜欢他吧,难道只是为了权利”?
“这夜御七十二,真的是为了华夏民族拼了啊,没有这个体力怎么能够让子孙后代绵延不绝啊,我是不是应该也要这样为了后世做出努力啊”?
许乐心里腹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