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一直想到凌家滩,师兄跟他说了好几次了,一些东西非常有吸引力,务必让他亲自过来,说有时候看图片没意思的没感觉的,这个许乐非常有体会!
从遗址入口处跑过来三个人,一个岁数大点五十来岁,两个年轻一些也得四十多了,前面的人一边跑着一边喊着,“师伯好,培师兄好”!
许乐搀着苏先生往前走着,培师兄迎了上去,清凝搀着陆老师,英子搀着傅老师,等来人走近了之后抱了抱培师兄,随后赶紧走到苏先生面前,“苏师伯好,齐教授好”,培师兄给大家介绍着,前面的是徽州考古所的张国敬,主持挖掘者,巢湖地区文物管理所蒋所长、含山县长岗乡文化站李和余所长,师兄给三位介绍了一下这边的人,大家都纷纷握着手,当到了许乐这的时候,张国敬叫了一声“许副职厅好”,许乐笑了笑,“师兄,叫我许乐就好了”,许乐挺郁闷的,看着这些师兄都挖东西,自己想挖一提先生就变脸,哎,啥意思啊,难道先生真的想让我去教书啊,这叫什么事儿啊,也成,只要不让我当官!
随后许乐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自己带着的人,三位非常高兴给大家讲着是如何发现的以及现在挖掘了两次了,都出徒了什么东西,培师兄来过多次指导,所以很熟悉跟许乐也念叨过,并且他的地势分层理论就来自于这里!
凌家滩遗址,位于徽州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百万平米以上,现在挖掘的也就是两三千平米,大致已经确定为五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一九八五年秋天,凌家滩村村民万某的母亲去世,万为其母在村北面的土岗上挖墓穴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锄、石凿、石铲等一批玉器、石器。时任乡文化站站长的李和余同志闻讯后,根据国家对出土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对这批文物做出安排处理。同时上报县文化局和文物所,经由县文物所转报徽州省考古研究所。自此而发现了这座在地下埋藏了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重要遗址。
一九八七年六月,徽州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凌家滩考古发掘队,对凌家滩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出土文物二零零多件,包括玉版、玉龟、玉勺等一大批精美玉器,其是一把重达四.二五千克的石铲,为华夏新石器时代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把石铲。
一九八七年一一月,省考古研究所又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三五零平方米,出土文物三零零多件,玉璜的种类二零余种。这次发掘,揭露出墓葬一一座,灰坑二个,发现人工构筑的遗存三处,初步认定凌家滩墓葬区是一处人工营建的墓地。
大家看着这些遗址坑,李和余给大家讲着,凌家滩遗址以三个台阶为界线划分成三处功能不同的区域,具备了初级的城市“规划”水平。
第一区域是普通部落成员的居住区、庭院区,房子带有明显的“城市”规划和精心设计的痕迹。这个区域出土了大量陶片。
第二区域是三零零零平方米的红陶土块广场,这里是部落首领的宫殿区和部落会盟、祭祀、操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场所。
第三区域是大型墓葬区,中央有一处约一米高的祭坛,陪葬品有玉器、石器和陶器等。
大家随后去看红陶块遗迹,总面积约三零零零平方米,厚度一.五米。红陶块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单就红陶块本身而言,它是经过八零零—一零零零c的高温烧制而成的,质地坚硬,华夏古建筑协会专家认定,红陶块属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建筑材料,凌家滩的红陶块是华夏人类建筑史上的第二次革新,是已知所用各类砖的祖先。
然后是凌家滩的祭坛遗址,是华夏已知较早的一处祭坛遗址。凌家滩祭坛为正南北向的长方形,现存面积约六零零平方米,原面积约一二零零平方米,位于凌家滩遗址的最高处。在祭坛上发现有用于祭祀的“积石圈”和三个长方形的祭祀坑,在祭坛的东南角发现有红烧土和草木灰遗迹,草木灰堆积很厚,呈灰黑色,推测这里可能是祭祀时用火的地方。整个祭坛的形制和特征都表明它是凌家滩遗址中的一处举行宗务仪式的场所。
凌家滩墓葬区位于凌家滩聚区北部高高的山岗平台地上,面积约一四零零零平方米,规划周密,由南向北分列八排,以第一牌和第二排墓葬规格最高,不仅墓坑面积较大,随葬品也十分丰富,数量达几十件甚至上百件,主要以玉器为主。随葬品层层叠叠规则的放置在墓主人的两侧及身上。
发现于红陶块遗迹中的古井井壁上半部系用红陶块圈成的,直径为一米、深三.八米。井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凌家滩的先民们此时已进入了文明社会,因为他们已知道饮用干净卫生井水了,但从井底仅有少数陶片的现象以及井的位置推测它的使用者是当时最高权力者,或有重要的祭祀活动时才使用。该井使用人工建筑材料和垒建技术,为华夏国内已知最早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