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诸侯······”
轻笑的发出一声呢喃,刘盈不顾身旁有吕释之在场,只怪异一笑。
在最开始,刘盈确实没有考虑到自己取缔关中粮商群体、推动少府官营粮米的举动,会导致关中-关东的粮食贸易停滞。
但在收到兄长刘肥属性中的委婉‘提醒’后,刘盈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是选择了观望。
不出刘盈所料,对于齐、荆、楚三国的‘求粮’,老爹刘邦也是一副‘留中不发,暂且搁置’的态度。
心里有了底,刘盈这才做出了反应,给长兄刘肥回了封信。
——大哥啊~
——关中去年,粮产不丰啊~
——这不,开春的时候,粮价都差点涨破天际了!
——弟弟我为了平抑粮价,已经让少府插手,这才让关中粮价堪堪稳住。
——等弟弟把关中的事儿处理好,一定第一时间想办法,给大哥送点粮食过去!
——弟弟我小小年纪,就被监国重担压身,实在是忙的脚不着地,顾此失彼,在朝堂上左右为难。
——大哥要多多理解我才是啊······
有了这么一封‘太子亲书’的回信,齐、荆、楚三国‘求粮’一事,才算是暂且搁置。
而如今,已是夏六月,对关中列国出口粮食的事,已经被刘盈拖了足足三个月。
再加上刘盈即将亲自前往位于楚国境内的丰沛,这件事,也已是到了再也拖不下去的时候······
就说现在,刘盈即将抵达函谷关,东出关中在即。
大概在五日后,刘盈抵达荥阳之时,不出意外的话,刘盈必然会等来齐相曹参的拜会。
对齐、荆、楚三国的粮食出口事宜,也必然会被曹参提及。
等再过半个月,刘盈抵达丰沛,同长兄刘肥、叔叔刘交、堂兄刘贾见面时,这个问题,就再也拖不下去了。
“嗯······”
“也该是时候了······”
暗自思虑着,刘盈的面容之上,也稍带上了些许严肃。
先前,刘盈之所以拖着这件事,主要原因,确实是顾不上。
——关中粮价暴涨,虽然是粮商群体推波助澜,但究其根本,粮价暴涨的导火索,还是去年,关中粮产不丰。
若非产量降低,从而形成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关中粮商也很难通过手里的两个臭钱,就把粮价顶上天。
再加上彼时,天子刘邦忙着在代、赵平叛,大军粮草消耗惊人,且刘盈对即将发生的淮南王英布叛乱有所预知。
结合这此间种种,彼时的刘盈才抱着‘先把粮食攥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的想法,有意无意无视了关东列国的粮食短缺。
而现如今,代、赵战事基本临近尾声,陈豨败亡在即,御驾亲征的天子刘邦,也已经回到了长安。
关中的粮价,也已彻底得到平息,少府也备下了足够关中用到秋收的粮食储备,以满足关中自身的需求。
甚至在此基础上,少府还独自完成了对刘盈平叛大军的军粮恭迎,并且还有剩余?
先前,‘自己都不够用’的情况下,刘盈无视此事,倒还说得过去。
现在,‘自家已经吃饱喝足’,并备下了余粮,剩余的部分要是再不照顾照顾这几个穷亲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毕竟再怎么说,刘盈不是天子刘邦,并且面对的刘肥、刘交、刘贾,也都是宗亲长辈。
接下来,平定英布叛乱,刘盈需要这三位长辈倾力辅佐;将来继位之后,刘盈也需要这些宗亲诸侯的支持,成为自己端立朝堂的底气。
想到这里,刘盈便缓缓一点头,旋即从怀中,取出了一个早就准备好,并被泥印封上的细木筒。
“还劳舅父遣人,以此书呈于父皇当面。”
只轻声做出吩咐,刘盈便走下辇车,目送吕释之带着细木筒,跑向了队伍的后方。
“呼~”
“这样一来,宗亲诸侯,也就乱不起来了······”
满是唏嘘得发出一声长叹,刘盈便回过身,望着前方不远处的函谷关,缓缓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方才那封书信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刘盈请求刘邦下令,让少府运粮五百万石,至敖仓备用。
如今已是六月下旬,距离秋收,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有了这五百万石粮食,齐、荆、楚三国,今年就不必再苦于粮食之缺。
而刘盈真正想做的,却绝不单单是答应继位宗亲长辈的请求,拨粮以解关东之粮缺······
“今年,便且如此了······”
“待明年,想从少府要粮,恐怕就没那么简单咯~”
发出一声莫名其妙的自语,刘盈便负手上前,对随行的南军校尉全旭一招手。
“叫儿郎们稍快些,日暮之前渡大河,再寻驻修之所。”
下达‘今天必须出关渡河’的命令,待全旭拱手应命,刘盈便回过身,哼着不知名的曲调,朝自己崭新的辇车走去。
而齐王刘肥、楚王刘交、荆王刘贾,乃至于将来的赵王刘如意、代王刘肥、燕王刘交、梁王刘恢、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等宗亲诸侯都想不到的是:原本用于平抑、掌控关中粮食市场的‘粮米官营’政策,最终却成为了长安中央控制关东宗亲诸侯国的利器!
自此往后近百年,每当有宗亲诸侯觉得‘吾可取天子而代之’的时候,都是这样一封诏令,让这些宗亲诸侯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某王刘x不恭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