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点点头,笑着说:“这回好了,‘天启’的法务团正需要你呢。少君也在音乐学院进修,这下我们又在一起了。”
沈少龙摇摇头,说:“七儿!你也知道,做企业的法务工作,工作量并不大,我还想承担一些其他的工作。”
王直非常清楚自己这个哥们的能力,单是法务团的工作量,完全发挥不出他的能量来。点头思考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眼睛闪烁着精光,说:“小龙儿!你有没有兴趣做点实业?”
“实业?什么实业?做生意我可不会。”沈少龙说。
王直一摆手,说:“你知道,我正在筹建一家名字叫‘双圣’的私立个人博物馆,你有没有兴趣出任这个馆长啊?”
王直非常清楚,沈少龙的性格做不了生意。但对博物馆馆长这个相对严谨客版,较真碰硬的工作,他还真适合。更何况私人博物馆需要更多了解掌握法律方面的相关规定。比如,什么文物可以收藏展出,什么东西入手违法,怎么同国家政府部门打交道,没有比沈少龙更合适的了。
听了王直的这个提议,贺左戎戎和左涵涵互看一眼后,都觉得沈少龙非常合适从事这项工作。
“少龙!我觉得你挺合适做这个馆长的。”左涵涵也同意地说。
沈少龙起身,在小院的葡萄凉棚下思考了一会儿,下定决心点点头,说:“好!我同意。没想到转了一圈,我又是给你打工。”
一句话把几个人都逗笑了。
博物馆馆长的人选定下来,王直也是和陈国远、陈秉仁父子沟通了一下。陈氏父子对沈少龙也很了解,当然同意了。
而在博物馆设计方面,王直又请左涵涵做了最专业的指导。
在基于对馆藏文物保管、保护这方面是需要听取张洪昌、关冲、顾运彤几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但对博物馆设计风格方面,还是要看左涵涵这位专业建筑学毕业的高材生。
经过左涵涵与张逸成、郑佳琪的当场讨论,博物馆建筑风格要演习中国古典建筑的式样,做必要的功能性设计,不同的展区都要有个性化的设计。
陶瓷展馆是以丝绸之路为总体蓝图,展现出中国古老的瓷器文化的发展史,向世界传播脉络。王直从欧洲带回来的那只明代青花人物大盘,是重中之重的展品。
青铜器展馆,是以中国古代先民劳动工具发展史为脉络,展现了青铜器从一种工具、实用具,发展到礼器、神器的过程。相对来说,青铜器展馆是王直这家博物馆比较弱势的项目。毕竟他们手里的青铜器或是铜器文物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系列的展览,这需要王直今后费心搜罗的方面了。
书画馆,是“双圣”博物馆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主要以中国笔、墨、纸、砚的衍生史为设计元素,唐、清两个朝代的两位在中国美术史上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和王石谷的真迹是的镇馆之宝。那三十余幅水陆道场画也非常引人入胜。
整体的设计方案出炉后,博物馆开工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相比于在商场上赚钱,王直觉得这个项目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