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终点,先头部队忽然开始提速。
“真厉害啊,最后两公里竟然还能提速。”
胡杨扭头看一眼诺诺。
许依诺早已到达体力的极限,别说提速,能够维持配速不掉就谢天谢地了。
胡杨倒是还有点余力,但他也没有提速,只是以同样的速度和节奏跟在诺诺身边——能和诺诺一起跑完全程,对他来说远比提升几个名次更重要也更令他满足。
温良双手抄兜,嚼着口香糖,等在终点前的观众区里。
前方的人群里忽然响起一阵欢呼和掌声,领头的三名黑人跑者相继转过最后一个弯道,进入通往终点的最后一公里。
三名跑者从温良眼前掠过,带起一阵清风。
紧接着,更多的跑者依次冲过终点。
前二十名都是男性,二十名之后才有女跑者的身影出现。
这些人要么是半职业,要么干脆就是退役的职业选手,跟胡杨和许依诺这些业余选手不在一个层次。
温良掏出手机看了眼,才八点零几分,半马全长21.1公里,耗时才一个小时出头,平均配速三分钟左右。
“真快啊!”
如果没有体验过长跑,温良不会有如此深的感触,只有亲自用脚感受过,才会切实明白跑出这个成绩有多变态,他跑三公里的配速比人家跑二十公里的配速要慢一倍!
半个小时后,胡杨和许依诺并肩冲过弯道,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温良怔了怔,表情有些意外。胡爷跑这么快他可以接受,但妹妹竟然能和长期锻炼的男生并驾齐驱,这实在有点颠覆他的认知。
两人掠过温良的一瞬,胡杨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或许是被现场的气氛感染,又或许只是脑子一热,温良突然很想跑几步。
于是他穿出围观的人群,发现有这个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在赛道外跟跑的跑者何止几百!
温良心底忽然涌上一股热血,这种感觉通常只在通关游戏的时候出现过。
他情不自禁地迈开双腿,橡胶鞋底踩踏在坚硬的柏油路上,全身肌肉轻柔地化解脚尖传来的冲击,他品尝着这个滋味,感受着耳畔响起的风的呼啸,不自觉的便扬起了唇角。
冲过终点的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胡杨说得很对,马拉松从来不是唯名次论的运动,能够顺利跑完全程,就是一种成功。
这是温良跑出过最快的一公里,神奇的是,跑完之后竟意外的轻松。
他看见了胡杨和许依诺。
温良立刻停下脚步,调整呼吸,等到气息趋于平缓,他才朝两人走去。
“啊啊啊啊好可惜!就差两分钟!”
许依诺懊恼不已。
两人的成绩最终定格在1小时42分15秒,胡杨排在男子组第537名,许依诺排在女子组第192名,对业余跑者而言,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达到诺诺赛前定下的跑进100分钟的小目标。
胡杨搀扶着筋疲力竭、站都站不稳的许依诺,宽慰她说:“比赛和练习到底不一样,这次就当适应场地了,来年再战!明年你哥也打算参赛。”
“我可没说过这话,你这是假传圣旨。”
温良的声音在两人背后响起。
胡杨问他:“看了比赛,有没有什么感受?”
“你是班主任吗……怎么老让人谈感受?”
温良借吐槽回避了这个问题,但他心里清楚,他已经渐渐喜欢上了跑步,清楚归清楚,他绝不会在口头上承认这点。
胡杨笑了笑,没再追问,只对诺诺说:“我们去领完赛奖牌吧。”
……
胡杨算不上运动达人,在遇见诺诺之前,他连健身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何况跑步。
没办法,谁让诺诺是个体力怪呢,他可以在任何方面让着诺诺,唯独在体力上,绝不想输给她,这是他身为男人的自尊。
321宿舍真正的运动达人是李琰。
李大个精通各种球类运动,大到足球、篮球,小到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没有他不会的。
他最擅长的还是足球,号称“江大颠球王”,创下了连续腿部颠球三千多个的校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李琰经常把这事拿出来嘚瑟,并且日常辱国足:“我还是悠着颠的呢,我要是认真起来,国脚来了也得叫我一声爷!”
可惜球技不是由颠球数量决定的,否则李琰也不至于只是校足球队的替补,十场比赛有半数都要坐冷板凳。
说来讽刺,李大个“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场比赛反倒不是在球场上,而是在辩论场上。
那场院系内的辩论赛由哲学系对阵历史系,辩题为:“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
正方运动,反方静止,哲学系拿的是正方的持方。
历史系向来是辩论强队,擅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哲学系其实也不弱,擅长逻辑套招,拔高价值。
李琰是队伍里最菜的那个,然而他天生就是又菜又爱玩的性格,经常在自由辩论环节站起来大放厥词,然后被对方抓住漏洞穷追猛打。
有道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和历史系的那场辩论中,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从静止与运动本身出发,引申出思辨与实践的抽象概念,最后渐渐上升到唯心与唯物之争。
这本是哲学的论题,奈何哲学系的诸君学艺不精,竟被历史系的兄弟引用各路哲学大家的观点骑脸输出,一时哑口无言,无可辩驳者。
就在队友们偃旗息鼓之时,李琰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宛如天神下凡,慷慨陈词:
“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生命在于静止,却不知没有运动,哪来的生命?试想一下,如果对方辩友的父母在新婚之夜也像他们这般佛系,那么今天坐在这里打这道辩题的,就该是各位叔叔阿姨了!”
这话说出来的时候,现场一通爆笑。
他这波下三路的发言直接把他的队友干蒙了,心想我们在这儿争辩哲学论题,你跟我讨论活塞运动?
历史系的兄弟们同样懵逼,李琰找的这个角度过于刁钻和浅薄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事先都不曾考虑到,自然也就毫无准备。四人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好一会儿,才有人站起来说:“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出了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就算不运动也可以孕育生命……”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历史系就已经输了。
李琰成功将辩论方向拉到了他熟悉的领域,并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轻松打败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