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平山公社正在研究一个方案的可行性,那就是包干到户。
这个消息是韩卫东透露的。
林溪知道,这个方案在农村大面积推行是一年后,现在别的地方也有偷偷搞的,属于敢于吃螃蟹的人。
费社长固步自封,又不敢担责任,他是极力反对的;而以书记邱县泽为首的创业一派,极力促成这件事,两个群体争论的很热烈,一时相持不下。
韩卫东很烦恼,也有些迷惘,初生事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迷惘是难免的。
没有人开导,韩卫东去公社开会时会到林溪家里坐坐。
“三嫂,你说这个包产到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林溪在给小四喂鸡蛋羹,小家伙开始调皮了,还得追着喂。
“肯定是好事,粮食产量为什么上不去?可能有种子肥料的原因,但还有管理不好的原因,社员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上工就是为了挣工分。要是包干到户了,收的粮食是自己的,谁不尽心尽力?这可是一家人的口粮。”
“听你这么一说,确实是好事,费社长几个人不同意,我估计这件事要黄。”
“卫东,你听嫂子的,这是大势所趋,这次不行,顶多一年不行也得行。你要真想搞,找个十几户可靠的、信得过的,把土地按人口分下去试试,等秋天你就能看到效果了。”
说真的,要不是龙凤胎还小,她还想掺和一脚。
韩卫东在考虑可行性,他就是个小村官,就怕担不起责任。
“卫东,你要是拿不定主意,可以去找邱书记,他是个干大事的人,找他一准能成。让他在前面替你挡风雨,你在后面给他积累经验。”
韩卫东跃跃欲试,真就去找了邱书记,至于谈话内容不得而知。韩卫东回到村子里,真的组织了十二户人家,以人口划分,每人一亩地,分产到户。
地里用哪种农作物,用肥多少,大队不干涉,种子肥料可以以大队的名义申请。
韩卫民也在其中,刚开始拿不定主意,韩大嫂还特地跑到林溪家里一趟,就是觉得林溪懂的多,讨个主意。
“大嫂,这是好事,你和大哥跟着队里忙一年,分的粮食一点也不多。你要是承包了队上的地,只要用心管理,我敢保证,秋天收的粮食比以前哪一年都多。”
韩大嫂吃了定心丸,回去就参加了,成了十二户之一。
这十二户都签了军令状,对外保密,责任共担。
小面积的包产到户完成之后,韩卫东又瞄上了数百亩荒山,询问林溪有没有兴趣。
大韩家村三面环山,因为贫瘠,再加上开荒难度大,荒山除了低矮的树木,杂草丛生。
韩卫东算是找对人了,林溪确实有兴趣,就和韩卫国商量,可以承包一座山头,能有一百亩的样子。
不管林溪干什么,韩卫国很少有反对的时候,一直在支持她。不过这次他立场坚定的反对。
“孩子还小,再说开荒是体力活,你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力气?我又帮不上你的忙。”
“不用你帮忙,你只管好好读你的书就行了。你看有几个当老板的用得着自己出大力?拿钱请人干就行了。”林溪讨好地给韩卫国捏肩:
“等山上开垦出来了,就让大哥大嫂搬过去,让他们替咱管理着。我准备种树种药材,树林里养上鸡,平地里种金银花和药材,这些活并不累。”
“我知道反对也没用,你想干的事就从来没有半途而废过。我不是拖你后腿,我是心疼你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