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燕赵大地难得的一个艳阳天,似乎在为秦王的受降,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
事先,赵歇已经派使臣向秦王报告,将于巳时时分,开城门投降。
一大早,王贲组织新军出营五里,来到巨鹿南门城外的旷野上,排成整齐的军阵。
从巨鹿城上望过去,整个大秦锐士们,横成排,竖成列,刀矛林立,盔甲鲜明,整齐威严。
巳时时分,秦王的舆驾,在众将士的簇拥下,来到军阵前,傲然屹立。
当中,秦王大纛,高高招飐;各军旌旗,迎风猎猎;黄金钺斧,灿若霜雪;曲柄伞盖,羽葆仪仗,排列左右;七重御林军侍卫两侧,一派王者气象。
不一时,城门缓缓地打开。
在一派凝重的气氛中,赵王歇等一行上百人,皆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鱼贯而出。
赵歇坐在白马拉着的素车上,两手反绑,身后拉着一口棺材,嘴里衔着玉玺,左边随从牵着羊(羊在古时多用于祭祀,表示自己把受命于天的国祚交出),右边随从拿着茅草(请降之意),出了城门。
这是古代君王投降的专门仪式。
如此,投降方主要向受降方传达三层意思:
一是五花大绑,表明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对受降者已经没有威胁;二是穿白衣素服,抬着棺材,表示可以随时赴死,随意受降方处置;三是献上的玉璧、玉玺、兵符这些权力的象征,表明要将土地、人口、军队毫无保留地交出。
走到距离秦王舆驾三百余步时,赵歇下了素车,膝行至秦王面前,跪在地上叩首,口称:
“赵歇罪孽深重,冒犯尊颜,甘愿受死。”
赵歇的太子、妻子儿女等二十多人和王公贵族,以及张耳等数十位大臣也一起跪倒在地,齐齐口称:“罪该万死。”
秦王命人收过玉玺、兵符等物,又命人解开捆绑赵歇的绳索,再下令放一把火,把赵歇携带的棺材烧掉。
作为胜利的一方,秦王是第一次剿灭一国,也是第一次受降;所以,他事先了解了一下这方面的仪式流程。
毕竟这种仪式,以后还要多次重复,学习和掌握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解开赵歇捆绑的绳索,接过玉玺,表明自己是仁义之师,是替天行道;用火把烧掉棺材,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已经宽恕了对方。
随着一把火起,烈焰冲天。
秦军将士,齐声高呼:“万岁,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
随赵歇出降的王公贵族及大臣们,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曾经的长平记忆,已成过去,传说中的秦王仁义,果然名不虚传。
与此同时,巨鹿城内外,十三万赵军将士,也已放下了武器,徒手列队走出城外投降。
秦王令王贲组织军队受降,并再次严格重申优待俘虏的军纪,妥善处置这些战俘。
按照秦王的嘱咐,王贲命人将投降的赵军将士归拢一处,由军中的闾官们,对其进行甄别。
凡是愿意留在军中的,统一登记,就地训练,考核合格者,补充到军中。
对于不合格者,以及想返乡务农者,一律发给路费,给予证明,遣返回乡。
秦王命人将赵歇押解回咸阳,交给资政李斯,按列候待遇妥为安排。王室族人及张耳等一众大臣们,也一并押解回都,伺其返回咸阳后,再行处置。
随即,命都中丞相子婴与资政李斯,将早已选拔考核出来的郡守、郡丞、都尉、监御史,大县的县令,小县的县长,以及县丞、县尉等官吏,一并派出,前往光复的赵地各郡县赴任,接管各县。推行秦王的新政,实施大秦的治理和各项惠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