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信至死也没弄明白,这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他的“夺命三戟”前面连续两招,搞得龙且也是手忙脚乱,当姬信的第三招,将大戟横扫过来的时候,龙且更是被吓了一跳。
眼见大戟来势凶猛,用枪拨挡已经不及,龙且急中生智,身体向后一仰,在马背上来了一个铁板桥。
大戟带着风声,从龙且的眼前掠过。
龙且不禁怒从心头起,暗道:我龙且号称项羽军前第一猛将,何曾上来就先吃了三戟。
心头怒虽怒,但龙且的眼睛一直盯着姬信的大戟,见姬信的三招已过,略一停顿,估计是要切换新的招数。
这可是个难得的空档。
龙且一个挺身,借助马背顺势而起,手中银枪似银龙出海,闪电般刺向姬信。
姬信的“绝命三戟”是他的拿手绝活,使过之后,还会再来一组,在两组动作之间,难免习惯地停顿一下。
就在这肉眼可见的一刹那,龙且的枪就到了。
那枪带着一股疾风,扑面而至,锋利的枪尖直穿姬信咽喉,尺半的枪头尽入姬信脑中,从后脑透出。
龙且双膀一用力,将银枪掣回手中。
一股殷红的血柱,从枪孔喷出。
姬信直挺挺地一头栽到马下。
龙且身边的锐士,立即上前,割下姬信的人头,举在半空高喊:
“韩将已亡,降者免死。”
军营内外,大秦锐士齐声高喊:“韩将已亡,降者免死。”
阳翟城二十里外的这场战斗,不到四更天就告一段落,但城外大秦锐士的割头竞赛和受降活动,直到凌晨时分,才彻底结束。
其中一个原因是,二十里外的秦营需要打扫战场,收押俘虏,修理营栅。
而另一个原因是,攻陷城外十里处的韩营时,耗费了秦军一些时间。
当姬信带领队伍出营后,韩军营寨的守将,不时派出斥候打探前方的消息。
在劝阻姬信未果后,韩将对偷营的结果,一直担心且焦急地等待。
按照与太尉的约定,前方三更发起攻击,最迟四更,大营就可以收到消息,一旦不利,随时前去接应。
到了三更时分,营前岗哨突然报告:
“报告将军,前面黑暗处,发现一支队伍,正向我开来。”
韩将纳闷,难道是太尉临时改主意了,否则不至于这么快就回来。
韩将命岗哨与对方核对口令,准备开门迎接。
但无论营前岗哨重复多少次口令,黑暗中那支队伍只管向前快速开进,就是不回答一个字。
韩将心知不妙,立即下令:“关紧营门,准备战斗。”
话音刚落,密集的三棱箭如雨一般射入营内。
“是秦军,快,快,抄家伙,守住营门。”韩将反应迅速,大喊着。
来者果然是秦军,带队的正是项羽手下的将军周殷。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时间回到昨日。
在项羽的大帐内,见韩使郑昌灰溜溜的告退,消失在营门外,李巴问项羽:
“元帅刚才说对付姬信自有办法,不知可有具体计划?”
项羽看着李巴,胸有成竹地说道:“姬信此人,我有所了解,曾在楚军中为将,颇多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