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胥余决定给他们配备中华传统神器,红缨枪。
枪头由胥余画出图形,鲁启用精钢打造。
枪杆则用白蜡木来制作,白蜡杆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在干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其弹性、韧性是其它木质不可比拟的。
明末名将秦良玉带的兵就因为使用一水的白蜡杆长枪,而被人称作白杆兵。
而且,白蜡树在东北到处都是,易于取材。
这五十个士兵都交给了那丹珠,让他教授骑鹿诀窍,等他们已经可以娴熟地骑鹿之后,红缨枪也制作好了。
这枪比传统的红缨枪要长得多,达到四米。
鹿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刺击,驼鹿不仅体重大,冲击力强,而且十分灵活,跳跃能力可怖,纵身一跃,可以跳三米高,八米远。
这样的威力之下,斩将夺旗,基本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如果双战交战正酣,鹿骑兵忽然杀入阵中,那基本就是天神下凡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鹿的胆子太小。
瑞典国王查尔斯11世纪曾训练鹿骑兵战斗,结果实战中被吓得四散逃窜,根本成不了气候。
但虞姬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问题。胥余让虞姬给驼鹿们洗脑,这些一来,交战之时,这些驼鹿就个个都一往无前,凶猛无比了。
胥余站在空地上,看着那些鹿骑兵们矫健地完成着一项又一项的训练任务,忽然想到张艺谋的电影《长城》。
那里面守卫长城的有五支军队,分别是熊军、虎军、鹿军、鹰军、鹤军。
虽然张艺谋这么区分,主要的作用是摆造型装逼,但胥余却突发奇想,有了虞姬,也许真的可以弄出这些军队来。
最起码鹿军有了,在东北的土地上,老虎,棕熊都不少。个子也大,骑乘完全没问题。
至于鹤军就算了,没有这么大的鹤。鹰么……新西兰的哈斯特巨鹰如今还没有灭绝,那玩意儿不知道能不能骑人,等黑虎回来了,去新西兰找找。
胥余想象着虎骑兵,熊骑兵杀入敌阵,敌人吓得肝胆俱裂,四散逃窜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了,马上派人去捕猎东北虎和棕熊。
等到虎和熊被捉回来,由虞姬给它们洗脑,变得听话温驯之后,两个战士骑上去试了试。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虎跑起来,腰胯一上一下的,不停晃动,颠得一批,根本坐不稳,加上鞍鞯也不行,熊也好不到哪里去。
胥余还打算着要是行的话,就越过白令海峡去搞点北美灰狼来,弄个狼骑兵。
现在看来,骑狼也是扯淡。
唉,奇幻小说果然都是骗人的,胥余忍不住吐槽。
至于说不坐骑士,直接派猛兽参战,这也是行不通的。首先猛兽智力有限,无法分辨敌我。其次虞姬的能力有限,给动物们洗个脑还凑合,一次控制那么多动物,根本做不到。
胥余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等到鹿骑兵的训练刚见成效,周军把俘虏们的家眷送过来了。
由于路途遥远,充满未知,并非人人愿来,只有那些在西周孤苦无依的孤儿寡妇,才愿意跋涉来此投靠生死未卜的丈夫。那些家里还有依靠的,愿意来的就比较少,因此只有不到两千人。
在胥余的安排下,又是一场大型亲人相聚的感人场面。
但这感人之中,蕴含着不少悲伤。
有些俘虏看着别人亲人团聚,自己却孤苦伶仃,忍不住潸然泪下。
有些家眷万里迢迢来此,却发现丈夫早已死去,不由得茫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