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一行四架牛车,途经一个小村庄,潘阳提议在村中找家富户用些饭食,再继续赶路。时下世人,大多一日食两顿。富贵人家也有日食三餐的,却不是日常定规。
今日清晨出来的早,晌午十分,路途中各人随意吃了些干粮后继续赶路,潘阳此刻却是有些饿了,三年了,他没有改掉日食三餐的习惯。
庞山民的家人已去村中安排饭食。一行人下车放松,随意四处走走。几个充当御者的学子忙取出草料喂牛喂驴。庞山民却见不远处一农家小院儿外,聚着一群人,耳听的却是人群中有人吵架。派庞家的小厮前去打探,不久便回来禀告,却是为了地租在吵架。
原来,村中的富户王良在去年春天将十亩土地,佃租给本村的二狗耕种,约好每亩收一担租,大约是十收四。秋天交租时,二狗却交不齐租子,说是天时不好收成不足,家中妇人才生育小孩不久,着实困顿,请求主家减少些租子。
富户王良颇有仁心,为二狗减免了部分不能交足的租子,第二年土地依旧租给二狗。
春忙时节,二狗家因为没有牛,只能二人耦耕。所谓耦耕,就是一人在前拉绳,一人扶犁在后。贫苦的农夫只能顶着烈日,拉着犁用力耕耘,步履艰难。王良怕二狗家春耕耽误,派自家年满十六的儿子到二狗家看看。二狗家见主家儿子前来问询,心中感激,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招待,便取出为妇人补充饭食的炒熟米粉用细萝筛了,加入少许平日舍不得食用的红糖后,端与主家儿子享用。
主家儿子回家后,禀告父亲说佃户家的米糊十分香甜可口。一旁长子听后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冲到二狗家门前兴师问罪,任凭二狗怎样解释,坚持要二狗将去年所欠的租子补齐,否则,今年就将收回已经播种土地,不再租给二狗。
“这二狗也忒不晓事,既然富足就不该诓骗本家。时下却是惹来麻烦,怎生是好。”庞山民听完小厮诉说,在一旁摇头抱怨。
对这种热闹事并不好奇的潘阳,原本已经准备离开,听到庞山民如此评说,便停下脚步转身拉住他说。“吾等且近前去看看热闹。”也不管庞山民愿不愿意,就拉着挤进了人圈儿之内。
只见农家小院儿内,不甚高大的茅草顶石头屋前,站着一个高挑的年轻后生,约有二十余岁,堵在门口正训斥一个佝偻着身子的农夫,那农夫也不敢回嘴。只是不住的打躬作揖,不停嘴的在哀求着。一旁的门边,站着一个瘦弱的小妇人,正无助地哭泣着哄孩子。那孩子显然是吓坏了,哭的撕心裂肺,几欲喘不上气来,却怎么也不肯住口。
后生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口中翻来覆去地就是那几句话,当地土话潘阳听不懂,庞山民临时充当了翻译,无非就是些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租不还?收回田地等等。
潘阳领着庞山民,来到后生的身后,抬手轻轻拍了拍那后生的肩膀。后生吓了一跳,猛然转身,却见是两个读书人模样的郎君,立刻便住了嘴,忙侧身让开道路。一脸茫然的二狗依旧没有直起身,只是木然的退到了门边。经过那后生,走到二狗和妇人面前站定,潘阳拱手施礼:“二位有礼了,吾等欲入内一观,可否?”庞山民对着两个茫然的夫妇,把潘阳的话转述过去。
潘阳和庞山民在农夫二狗的带领下,将简陋的房屋参观了一遍。期间通过庞山民告诉二狗。让他按平日里给妇人喝的炒米粉糊冲泡三碗。此时尚非饭食时间,小妇人急忙将孩子交与二狗母亲,抓几把柴草点燃灶火。
兴儿、三个学子与两个护卫站在人群的内圈,那后生亦于不远处站着,一直没有再说什么。二人在门外闲谈了约有一刻,夫妻二人端着三个粗糙的陶碗,来到潘阳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