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卢象升、周遇吉这帮良才悍将不同,朱纯臣、汤国祚这些勋戚,根本就没想过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毕竟他们本就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勋戚,即便是说句不好听的,这一战大明败给了进犯的建虏,那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当然是大明的都城,别叫建虏给攻破了,不然他们的损失就实在太大了。
看着疾驰向前的传令骑兵,崇祯皇帝皱眉喝道:“传朕口谕,命中军各部加快行进速度,大明的儿郎,正在前方跟建虏血战!”
“喏!”
紧跟在身后的大汉将军,立时就分出来十余骑,朝着不同的方向驰骋,一个个大声喊叫着崇祯皇帝所下旨意。
此次崇祯皇帝,之所以这般不顾一切,也要亲率天雄军前来驰援,那就是要传递一种信号,他这个大明皇帝,在知晓自己麾下将士,遭遇建虏围堵之际,敢于统率大军驰援。
或许这样的一种信号,不能影响更多的人,但是若能影响到天雄军,影响到驻扎三屯营的各部兵马,影响到出战的满桂所部、赵率教所部,影响到赶往龙井关的勇卫营、忠勇军,那就足够了。
等到这一战结束后,他要给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定编,叫编入麾下的锐士吃上皇粮,还要挟大胜之威,用上述强军震慑京营,震慑京卫,从而真正推动整饬一事,而非所谓的面子工程。
大明严峻的财政压力,不可能叫某些特权派,一直吃空饷、喝兵血,先改变神京上下的秩序,再设法掌握北直隶这一基本盘,那面对后续局面时,就能掌握一定的主动,而非被动的承受一切。
“杀啊……”
随着距离的不断逼近,骑马前行的崇祯皇帝,听到阵阵的喊杀声,那马鸣声、马蹄声不绝饿动静,叫他知道前方的战场,正在经历着血战。
满桂,赵率教,你们可都要给朕撑住啊!
别叫朕所谋的这一切,功亏一篑啊!
越是缩短这段距离,崇祯皇帝的内心,就越是紧张,他不怕跟建虏交战,但就怕满桂他们,到最后溃败开来。
真要是那样的话,这对从三屯营驰援过来的天雄军来讲,那士气、军心都是不小的打击。
“陛下,前线战场局势不明,您万金之躯,不可以身犯险啊!”紧跟在身后的汤国祚,此时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
“闭嘴!!”
崇祯皇帝冷厉的眼神,看向汤国祚喝道:“我大明的健儿,在前线跟建虏拼杀,你此时讲这等怯战之言,想干什么!!”
清楚调进特设的京卫都督府任职的那些勋戚,绝大多数是什么德性,所以将他们区别对待,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像汤国祚这类贪生怕死的勋戚,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崇祯皇帝是不会留任何情面的,甚至在日后的博弈中,他还会设法除掉这帮家伙。
既然对大明没有用,那贪生怕死、一心谋权逐利的勋戚,还是叫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吧,而那些有用的勋戚,则逐步恢复他们的权势,以达到朝堂制衡的政治需要。
上下摆烂的大明,做一刀切的事情,或者没脑子的杀伐,那只会加剧大明内部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