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朝掀起的国本之争,到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发生,就宣告着日月山河下的大明,暗地里藏着诸多的魑魅魍魉。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现阶段的大明,就像是一个破洞无数的船,若非这船大了些,只怕进来的水,都足以叫这艘船沉掉!
崇祯皇帝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个决断,所形成的涟漪,在固有轨迹下的推动下,会产生这般大的影响和风潮。
‘这大明啊,空谈误国者无算,精致利己者无算,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之累年党争的影响,已然是败坏到根基上了。’
倚靠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神情平静的目视前方,心里暗暗说道:‘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若不趁此机会,铲除掉一帮腐朽堕落的勋戚。
那都对不起给予机会的那些蛀虫。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勋戚群体,就像是被文官所豢养的吉祥物,充当着大明某一领域的前驱。
这些在京的勋戚,到现在都不明白,除了老实效忠于自己这位大明天子,他们才能永享富贵,甚至夺回部分权势和话语权外。
靠背地里算计朕,那纯粹是目光短浅之辈!’
想起代表自己出宫的王承恩,所要完成的那些谋划和部署,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就闪烁着精芒。
在迫于残酷现实的推动下,多数自己倚重的强军,甚至是可信任的将校,远离京城这边,赶赴到不同地域,充当救火者角色。
崇祯皇帝所做的这些,无疑是一场豪赌。
若非是依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太多,精致利己者众多,崇祯皇帝绝不会这般豪赌,但残酷的现实,却必须叫他做出抉择。
“臣…朱纯臣,拜见陛下!”
“臣…汤国祚,拜见陛下!”
“臣…刘文炳,拜见陛下!”
“臣…卫时泰,拜见陛下!”
“臣……”
京卫都督府的十余众在职勋戚,无一例外,悉数被崇祯皇帝特召,赶到乾清宫这边来面圣。
自京卫都督府创设以来,是这等全面的召见尚属首次,甚至出任左都督的朱纯臣,惊人的发现,京卫都督府这边,竟多了这么多勋戚。
在人皆急躁的大明,最不能引人瞩目的,就是潜移默化的做事。
崇祯皇帝就是明白此点,才一点点增补几位忠诚可靠的勋戚。
比如新乐侯刘文炳。
比如宣城伯卫时泰。
“免礼吧。”崇祯皇帝神情平静,扫视着眼前这帮勋戚,淡然道:“知道朕为何召见你们吗?”
朱纯臣、汤国祚这帮勋戚,在起身以后,脸上或露出疑惑的神情,或露出不解的神情,相互间看了起来。
不过不少人的内心深处,却很是清楚。
天子此番召见他们,只怕跟京畿一带,所产生的闹剧有关吧。
然有关又能怎样。
“成国公,朕记得先前你来拜见朕。”
看着眼前这帮勋戚,崇祯皇帝看了眼身旁的方正化,双眼微眯道:“说灵璧侯汤国祚,临淮侯李弘济,定西候蒋秉忠等十余众勋戚。
暗地里勾结串联在一起,无视大明的江山社稷,趁山陕籍逃难灾民,大举进北直隶之际,哄抬粮价、布价等,趁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