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还给了朱元璋一个木匣子,让他将这木匣子交给日后落败的‘白龙’,这木匣子能保白龙一命。
果然,几年后,太祖有事传唤燕王朱棣,朱棣一身黑衣,朱允炆一身白袍也在宫内玩耍。
二人分立大殿龙柱两侧,与几年前朱元璋做的梦一样。
而朱允炆就是那条白龙,朱棣则是那条黑龙。
太祖心想,难不成朱棣会和朱允炆争夺王位?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太祖也拿不定主意,恰巧刘伯温也因病逝世,无人能给太祖解惑,这事情只好搁置了。
又过了几年,太祖带子孙外出行猎,见到万马奔腾场景,想到当年打江山的日子,不由感慨,叹道:“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一听,脱口而出:“雨湿羊毛一片毡。”
这是一个好对,太祖正想夸。
忽然燕王朱棣开口道:“日照龙鳞万点金。”
太祖惊为天人,朱棣的诗,明显就是王者之诗。一山不容二虎,一朝不容二龙,看来刘伯温说的没错,黑白二龙必有一争。
朱元璋最后也想开了,帝王就该有帝王的觉悟,命运如何,让他们自己掌握吧。便将刘伯温给的木匣子以锦缎包好,回宫后,十万火急召见了朱允炆,对他道:“你日后必有大难,届时将此匣子打开,定能保你一命。”
后来果如刘伯温所算,朱允炆即位后,和朱棣起了争端。
朱棣以举兵靖难为名,四载平戈,杀到了都城。
可就在朱棣要杀入皇宫的时候,一把大火烧了起来,最后朱允炆也下落不明。
……
……
想到这里,我明白了,日照龙鳞万点金,封神尽在白云间。
指的应该就是这件事。
可后来朱允炆去了哪,没人知道。
不过有一个颇为可信的事,都说朱允炆仓皇之下,想到了明太祖给的匣子,他打开一看,里面是道袍一副,拂尘一只,化牒一张。
于是朱允炆穿上道袍,纵火焚宫,从暗道逃出宫去。
逃到了哪里,那是众说纷纭。
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逃走后,隐踪在三清山,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密码。
甚至还留下了风水圈千年未解之谜的,红崖天书。
但这到底是不是朱允炆的真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三清山,曾是白云观的结庐炼丹地之一。
再联系那句,日照龙鳞万点金,封神尽在白云间。
我隐约有种猜测,刘伯温曾得到过一本无字天书,他将无字天书和木匣子一起交给了朱允炆,并给他指路,让他去三清山避难。
因为白云观世代守护皇城,朱允炆虽然在争夺皇位中落败,但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天子。
所以白云观不会坐视不理,而白云观兴许也从朱允炆身上,知道了某些封神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