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谁告诉您,集成电路就一定不能被手工刻出来?”
杨建顿时语塞了,事实上小规模集成电路还真有用手工刻的,只不过那是在高倍数放大镜下,刻蚀速度慢的令人发指。
当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普通人是没有办法了。
刻电路板最耗时间的是哪个环节?拿尺子、铅笔在覆铜板上比划着一边看图纸一边画图最耗费时间,生怕画错了彻底白费,所以要反复的进行核对。
罗昊就不用这样,在立在墙边的1米x2米的覆铜板上随手刻画,多余的铜箔随手撕下。
他很少看设计图纸,一来一回五分钟一面,翻过面来继续随意挥洒。
至于这背面就更简单了,元器件都安装在这面,留下一些铜线条可以减少一些飞线。
线路板打眼?你想多了。
多杰用刷子快速的在背版上涂抹快干绝缘漆,而后用喷灯烘烤,加速绝缘漆的干燥。
罗昊刻第二张覆铜板的时候,多杰把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塑料小桶摆放在国主面前,把桶盖打开。
罗天放下手里的书,伸手从桶里抓出一把捆扎整齐的电子元件,随手向前一扬,只见这些电子元件在空中分散开,管脚准确无误的在预定位置刺破覆铜板。
“嘶……”车间里一片吸气声,这声音甚至盖过了加工中心的机械噪音。
泽林伸手拉住杨建:“你们炎国的武学世家子弟都这么厉害吗?”
杨建睁大迷茫的眼睛,心说:我TM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人,你问我,我问谁去?
中午前,13块已插满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沿墙排列。
罗昊用一根铁条在电路板正面挥舞了几十下,电子元件多余的管脚即被修剪的整整齐齐。
而后,罗昊用钢丝板刷在电炉上的锡盆里沾了一下,手一扬,融化的锡,顺着钢丝被甩在空中,准确的落在电子元器件管脚刺破覆铜板的位置。
“嘶……”车间里再次响起了一片整齐的抽气声。
午饭后,罗天、罗昊合作制造的电脑开始组装,米米x1米的机柜框架里整齐的插了13块超大规格的电路板,为了不让这些大张电路板发生碰撞中间还夹有许多的橡胶块。
60年代发明的BSK语言现在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通常它被固化在一块8KB只读存储器里面,把一台计算机上的ROM取下,安到新计算机预留的插槽上;当然键盘和显示器也没有忘记拆解下来安装到新计算机上面,现在一切就绪只待按动开关。
罗天按了下按钮,小黑白显示器点亮,出现达尔文字符提示。
简单输入了一条BSK指令顺利的得以执行,接下来自然是关机,把剩下的组件全部移植到新计算机上。
重新开机并设定程序,这台计算机操纵数控加工中心做了次简单的零部件加工,实验证明新计算机的性能安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比原先的一个机柜厚了20厘米,体积仅仅比立式钢琴大了一些。
这一结果出乎旁观者的意料之外,这些军方代表和米联邦机械专家是真正的全程目睹了计算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这次算是彻底弄明白了,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只不过这个小国王学习能力极强,书本上的知识很快就可以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技能。
计算机制作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这个小国王和亲王仰仗他们过人的记忆力和超强的身手在短时间内刻画出了电路板,借助优良的元器件从而制作出了这台计算机。
有时候新产品研发团队里面的专家并不是越多越好,每个人对同样一个事物有着他自己的想法,这会在某个时刻装变成桎梏,从而影响产品设计的进度,甚至在产品中留下不稳定因素。
尽管如此众人还是一样感到惊叹,之前的一台计算机起码有这台三个大吧?而且应该远没有这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强,关于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接到杨建电报,专门从夏国赶来的计算机所工程师任焕珉激动地问罗昊:“亲王殿下,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多少?”
罗昊摇摇头道:“看国主的设计图,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应该在90-100万次左右,不超过110万次。”
“您认为性能还可以再提升?”
罗昊看了一眼正在画新图纸的罗天,笑了一下:“同样的体积之下,这台几乎就是极限了。用了这么多的晶体管,现在发热量明显大增,再多就要变成烤箱了。
这还得益于元器件质量过关,否则就算是一两个出现问题,那么这次试机也必然是失败的。
不过要是换成集成电路设计的话,应该可以突破500-1000万次大关。
届时这台数控加工中心的尺寸就可以成倍减小,我希望能和米联邦的数控加工中心一样,一辆汽车就可以拉走。”
众人顿时大汗:您这是执念深重啊!但众人又不好去解释一番,只能将错就错,就当自己不了解数控加工中心好了。
“接下来您和国王陛下还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吗?”
罗昊迟疑了一下:“两条腿走路吧!国主正在研究立体电路,希望把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此外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也是刻不容缓了,只能一起上马边干边研究。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有点忙,只能忙里偷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