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领导一事上,汪大艰从不拖沓,马上就去找了杨局长。杨局长并不想听汪大艰说废话,就假说一会儿有个会,让汪大艰长话短说。
汪大艰本来有一大堆话要说,现在也只能说主要的事情了。他把不为编辑部搜找素材提供帮助的单位描述为故意刁难,不把文化局放在眼里,请求杨局长为他撑腰,出面协调。
杨局长平日里没少做这种协调的事情,这次涉及的单位太多,他就让办公室主任给汪大艰写了一份公函,让他带回编辑部去,去其他单位查阅资料时使用。
有了这份公函,汪大艰自以为拿到了尚方宝剑。他把公函交给晏超然,让他们再去之前的单位查资料。
晏超然带人再次来到报社。报社也是文化局的下属单位,刘记者见到公函,自然不能再将来人挡在外面,但仍然以保密、上级规定等各种理由,只提供了很少的素材给他们。
对于这些素材的利用方式,刘记者也故意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电子资料不能拷贝,纸质资料禁止拍照,想要利用就只能摘抄。
如果编辑部需要的资料是照片和图片,报社即使有电子版,刘记者也不向晏超然他们提供,而是让他们用相机从报纸或者相册中翻拍,难度极大。
至于史志办、档案馆,这两个单位与文化局平级,并不属于文化局管辖。那里的人见到文化局的公函之后,当然也不能视而不见,但对于晏超然他们要查的资料,他们仍然可以只用“没有”二字来回答。
汪大艰也曾经多次用“没有”两个字拒绝了其他单位,现在他们不过是原样奉还而已。
再去别的单位时,情况也大抵如此。晏超然他们并不怨恨这些单位不配合,因为他们之所以会处处碰壁,根源都在汪大艰。如果换成是他们吃了汪大艰的闭门羹,也会找机会报复他。
晏超然又找汪大艰说了一次查找资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对于平级的单位,汪大艰可以给那里的一把手打电话沟通一下,对方答应得很好,但晏超然带人去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是级别高于编辑部的单位,汪大艰还得去找杨局长帮忙。
汪大艰来的次数太多,杨局长也很纳闷,怎么之前尚雪峰在《玮城春秋》编辑部承担编书任务的时候,没有这么多麻烦,换成了汪大艰,就天天这么多事!
杨局长对汪大艰说,他是局长,不是联络员,不可能挨个给每个单位的领导打电话。之后他找办公室主任重新打了一张公函,又在上面手写了一句“请予支持”,并签上了名字,让汪大艰带走。
汪大艰将新版公函交给晏超然。新版公函与原来的那一份并无本质不同,晏超然他们依然处处碰壁,工作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