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年多的时间,从《超古》到《玮城春秋》,这个名不转经传的地方小刊物,早已成为宋达仁难以割舍的一个老友。当年,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这个杂志。他朝思暮想的画中人臧雪,也是在这个杂志编辑部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在审稿的过程中,宋达仁很快乐。他不仅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习到以往不知道的知识,还有机会与作者见面,当面请教问题。他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玮城通”,与担任《玮城春秋》特约编审有直接关系。
甚至可以说,是这个小刊物,改变了宋达仁的人生命运。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从博物馆辞职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悲伤,被《玮城春秋》编辑部解聘的时候,却极其失落。
如今,汪大艰要让宋达仁回编辑部重新担任特约编审,他从心底里就感到喜悦。更何况,给宋达仁打电话的人还是他的妻子臧雪。接完电话,他随即就来到了编辑部,与汪大艰见了面。
解聘宋达仁的时候,汪大艰心里非常开心。其实,在他知道《玮城春秋》有特约编审的那一天,他就想把宋达仁给辞掉,三个特约编审全部换成他推荐的人。只是,他一直找不到理由,是古家轩给了他机会。
在上任之后的几个月里,汪大艰越来越觉得宋达仁是多余的,《玮城春秋》杂志有编辑部里的人审稿就够了,没有特约编审也没有关系。当他知道了早些年编辑部没有特约编审之后,就更加觉得宋达仁“白拿工资不干活”。
当然,特约编审还是要聘的,最关键的问题是聘谁。与其白白把两千块钱补贴给宋达仁这个外人,不如都给自己人,那多划算!
然而,这次的重大失误,让汪大艰重新认识了宋达仁,原来他并不是白拿工资不干活,他干的活是别人看不见而且干不了的。三个特约编审,至少得有一个是明白人才行。
见到宋达仁之后,汪大艰一反常态地向他道了歉,说自己不应该听古家轩的话解聘他,又说局领导对他的工作非常认可,点名一定要让他回来担任特约编审,还有《玮城民俗文化大观》的编写工作,也要仰仗他来把关,以免出现重大错误。
当然,汪大艰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并非这么简洁明了,而是掺杂着大量的“废话”。但不管怎么说,他这次态度还算诚恳。
宋达仁本就有意回来,汪大艰一说完,他就答应了下来。这让汪大艰甚至还有些感动,主动提出来,要向局里申请专门增加他一个人的特约编审补贴。能者多得,要让他的补贴高于另外两个人。
宋达仁没想到汪大艰竟然这么“知人善任”,与他以往的形象大不相同,内心也被触动了,对汪大艰说了不少感谢的话,并表示一定会竭尽所能,干好编辑部安排的每一项工作。
汪大艰觉得自己出色地完成了杨局长吩咐的任务,有必要召开全体人员会议,来宣布这件事,顺便也表达一下对宋达仁的欢迎。
特约编审只有三个名额,有回来的,就得有离开的。开会时晏超然问汪大艰,原来的特约编审,要解聘哪一个。汪大艰似乎十分为难,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就张红吧。”
不用说,解聘张红的事情,还得汪大艰亲自和她说。因为,汪大艰推荐并且聘请的三个特约编审,编辑部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