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中原地区已经是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时节。
关外才刚刚看到一丝绿色,无数百姓带着耕牛、犁耙在光阔的原野上将田地弄出来,然后种上相应地农作物。
从伯力到抚远又到李尔城,这一线到处都是辛勤耕作的百姓,郑毅每到一处就停留一下,与那些劳作的汉人百姓和当地部族的百姓沟通一番,看看他们的生活如何,是否有需要都督府支持的。
这些百姓虽然很多都是郑毅利用复兴号召集出来的,但因为数量太过于庞大,也无法每个人都认识。
不过这些百姓对于郑毅这个关外大都督非常的感恩,如今他们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都是郑毅带给他们的。
都督府的各项政策和补助措施,都让他们在这里几乎不用担心吃穿的问题,温饱解决了大部分的人也就安心了。
相比较来说当地的部族对于变化的感触是最深的,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边,靠着游牧为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安居乐业,没想到接受了都督府的管制之后,整个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给他们配发了住所,还给他们配发了基本的食物和衣物保障。
可以继续在林中打猎,更多的人选择与汉人一样耕作为生。
都督府说过,这片土地肥沃程度,插根筷子都能活。
刚开始他们还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开垦出来的农田,结出的粮食让他们喜出望外。
如今很多当地的部族人,早已经放下弓箭,开始了辛勤耕作。
只有偶尔到特意留出的那些区域,去打一些猎物,然后卖掉补充家用。
原本荒草连天、山高林密、沼泽遍布的地方,如今已经全都变成了万顷良田。
这才是只有两年,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能够实现温饱,还能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一切的一切,都是郑毅这个大都督给他们带来的,所以他们对于郑毅那是打心底里尊敬和爱戴。
这种尊敬和爱戴超出了任何一个时代、一个王朝,因为那些所谓起源在这里的王朝也没有让他们生活的这么好。
大家都不是傻子,无论是谁,只有能让大家吃饱穿暖,还能让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那才会是他们最尊敬的人。
所有人都没有做到,只有郑毅这位关外大都督做到了,这还不足以让他们对郑毅死心塌地吗?
再说了,现在虽然汉人数量超过了他们当地人,但都督府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
无论是什么民族,大家享受的都是平等的,这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吗?
现在就算是有人让他们迁走,他们也不愿意,就是要做都督府的顺民。
傻子才会去重回那种野人的生活,朝不保夕有什么好的?
住的房子、穿的衣服能比他们现在的情况好吗?
见到郑毅这位大都督亲来,这些当地部族的人,都是报以最热烈的欢迎。
争相向郑毅表达他们的感谢,甚至很多部族在族长的带领下不停地宣誓效忠。
郑毅好言安抚,他不需要效忠,只需要大家能将自己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就行。
到了李尔城,已经三月过半了,李尔城这边就是后世的佳木斯,也是东北平原的腹地。
这边的民族,在去年冬季暴雪的时候,早已成功地融入到李尔城的管辖范围之内。
如今只剩下三姓城还没有完全归附,三姓城就是明朝设置的忽儿海卫。
在后世的时候,这里有座小城叫做依兰,现在居住的是三姓女真。
地处牡丹江与松花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繁华之地。
当然这个繁华也只是相对的,关外没有什么太繁华的地方,人口能有几千就是很繁华了。
三姓城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元朝时候这边叫做胡里改,后来明朝设置的卫所改为和屯。
当地人称呼为和屯噶珊,当地的汉人称呼为古城屯,三姓城是这几年才新出现的。
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赫哲三部族从北方迁到此处,成为这里的大族才改名的。
这三姓就是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名字有点怪怪的,郑毅都脑袋大。
三姓这边也遭了灾,但是却远远不如西周府那边严重。
当初李尔城南下,让人迁到准备好的越冬区时。
也就是这边的汉人和少量的部族迁了过去。
占据统治地位的女贞三姓却没有随着迁徙。
春天到来之后,这里是郑毅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