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珲满意的离开了,但郑毅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很快智仁就来朝拜,他也只能收拾心情接待智仁这位倭王。
如今智仁已经名义上控制了倭国大部分地区,只剩下他的侄子政仁和几家大名,还在与他分庭抗礼。
在郑毅的平衡策略下,智仁对于政仁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任由政仁盘踞在京都一带与他对抗。
双方都控制着战斗规模,但打仗没有,小仗不断,火气是越打越打,规模也是逐渐的提升。
自从德川家族被郑毅灭掉之后,智仁和侄子政仁的处境就翻了过来。
原来是政仁占有大义名分,智仁只有一纸继位诏书。
如今则是智仁在华夏帝国的支持下名正言顺,老百姓也逐渐开始认可。
反观政仁因为没有了德川家的支持,变得有些不知所措,民意和支持均是下降的厉害。
但无论倭国的形式怎么变化,对于郑毅这边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的人和商团如今基本上控制了倭国的经济贸易,倭国境内流通的商品均是大华来提供,各种产业也被大华牢牢的把持住。
智仁名义上有军队三十余万,但各级将官都是大华培训出来的,或者直接就是大华人。
他也只是名义上能对所属的军队发号施令,大多数时候军队都是听从大华的调遣。
而民政方面,智仁更是插不上什么手,郑毅在倭国给他搞了个国相制度。
也就相当于华夏古代王朝的丞相,全权负责国家内政事务,而国相是大华政务院的副总理事郄琳担任。
郄琳组建国相府和内阁,其中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大华派遣过来的,剩余三分之一是倭国人,也有大半是倒向大华的。
智仁实际上没什么权力,成为了被架空的人形印章,仅仅只能代表倭国王室,实际的作为是不太可能有的。
但在军事、民政、经济都被大华把持的情况下,智仁不敢有丝毫的不恭敬,只能当好这个人形印章。
郑毅对智仁也是很满意,能这么识相,又能甘心做好傀儡的人,真是很少见的。
这说明智仁是有大智慧的,倭国按照当前势头发展下去,不会有太大的变故。
对于智仁,郑毅也是大加勉励和抚慰,希望他能够站好大华战略布局在倭国的这班岗。
智仁恭敬有加,歌功颂德那是必须的,当然也不忘找郑毅要点好处什么的。
这就是智仁的聪明之处,要好处可以让郑毅和大华对他更加的放心。
赏赐自然是没问题的,郑毅大笔一挥,给王室不少的珍贵赏赐。
大都是从明朝廷那边淘换来的,还有就是钟表、日化用品这些东西。
反正成本比较低,但对外确实极为有价值的商品,一座机械钟表,当前能买到万两黄金。
这东西如今支撑起来郑毅对西方和西部诸多小汗国的贸易,明朝那些世家豪族也是不遗余力的送钱买钟。
智仁千恩万谢,带着回赐的礼物回到倭国,郑毅也没太关注,反正李朝和倭国都已经是囊中之物,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了。
对于倭国和李朝,郑毅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倭国这边他打算一段时期内,还是采用如今这种方式,控制住倭国的各个方面。
毕竟倭国王室传承千年,在面见还是颇具声望的,对倭国百姓来说谁当倭王不是太大问题。
但这个倭王一定要是倭国王室中的人来担任,不然他们在情感上很难接受得了。
这也是倭国王权旁落数百年,却一直没人有能耐取倭国王室而代之的原因。
融合还在持续,倭国男丁战死颇多,许多倭国女子都嫁给了前往倭国的汉人。
底层的孩子学的教材,也是郑毅这边精心给他们准备的共荣版教材。
无外乎就是两国本身是一家,我是爸爸你是儿啊,儿一定要听爸爸话。
从根基上不断的动摇倭国人民对华夏的认识,融合同化从娃娃时代开始抓起。
但是对于李朝,郑毅的策略就没这么宽容了,这个国家从根底上就和华夏文明没多大区别。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联系几乎从来没断过,就连血脉严格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对于华夏王朝,尤其是中原王朝的认可度颇高,无论是上层还是底层民众,都没觉得加入华夏王朝是个太大问题。
是以郑毅的想法,就是彻底吞下这个小国,将其变为大华直属管理的区域,那个所谓的李氏也不会成什么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