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看着缓缓升上空中的自制热气球,难掩心头的激动。
大宋用于照明的蜡烛已经普及,原料多为石蜡、乌桕油脂与石蜡(石油所制),用这些东西淋在木材之上,火势更大更耐烧,至于热气球,用纸浆糊在布帛之上便可缝制。
经过多次验证,这种热气球可以携带百余斤的重物在微风天气里已能稳定的飘移数里之远。
这就已经足够了,但制作这种热气球并不轻松,而且只能使用一次,不过,徐宁也不气馁,改进的事情以后再说,先做上一些应应急还是可以的。
泾州城中冒死冲出,跳入汭水河逃归的士卒带来的消息,泾州的存粮不多了,仅够再支撑一个月的时间。
本来,曲端经泾州已久,城中存粮足够两万人马一年之用,然而随着金军主力入陕,州县接连沦陷,泾州涌入了大批溃兵与难民,虽然为守城提供了充足的士卒与民夫,但粮食的消耗却大幅增加,尽管早早实行了管控,但陡然增加的近四万多张嘴每天光喝稀就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好在,经过多次验证,这种热气球大概的飘移距离与所需风力的关系,徐宁心里略微有了数,便开始让军中收集材料加紧制作,至于最后能做出来多少,就只能尽力而为了。
与此同时,徐宁派出信使,催促刘子羽加紧时间从四川运送一批粮食并収集些制作热气球的材料过来。
大宋缺马,牛又是百姓家的宝贝,所以军中辎重大多是靠人力完成,不管路途远近,损耗都重。
川陕地区军队尤其是四川的粮草从王朝腹地运送,往往十不折一,损耗太大,所以都是当地筹集解决的。
但从巴蜀腹地运送粮食至秦凤地区,山高路险,又值寒冬,光人力的口粮就不是个小数目,一石粮食至少要花费五六倍的代价才能送到。
这对初任转运使的刘子羽来说,是个巨大而艰难的挑战。
弃文从武,征战多年的刘子羽如今重新做起了文官,面对这压力山大的事情依旧有条不紊。
刘子羽采取就近筹粮先行北运,就粮之地的粮食又由附近州县筹粮补之,层层传递接力至成都府等巴蜀腹地,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约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