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内部为什么始终存在和议的声音,而且宋廷也允许其存在,便是因为强硬主战的当权者包括徐宁在内,有时候也觉得其间的难度太大。
“还我河山”与“偏安半壁”,是个两难的选择,两者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军事管理体制。若欲北伐,需要继续给某些大将增兵,将兵权集中到一位或者数位大将手中,则大将坐拥重兵的隐患,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而偏安以及“收兵权”,又相当于放弃了大宋对金人争取主动权的努力。偏安自然要収回兵权,恢复旧制,避免少数大将掌控过大的力量,重要军政,朝廷须有主导权,表现在形式上,就是要割裂各支大军原有的整体性,将兵员交由更多将领来统率,使各部相互牵制,而无力与朝廷相抗衡。
任何选择都是一把双刃剑,稍一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更何况,要恢复河山,河北平原地区将成为宋金主战场,宋军还有两个劣势难以解决。战马的缺乏导致军队守御有余而缺乏攻击力,在平原野战中,难免处处受制;募兵体制之下,钱粮的紧张也使朝廷的禁军兵力难以迅速大规模的扩张。
若宋军进行北伐,天然屏障不能为之所用,还须攻打敌方的坚城,宋军骑兵少而步军多,要在大片的平原之上与金人骑兵进行会战,则步军大多不能抵挡金军精骑“每临战,可历百余合之冲击不散”,很难取胜,即使是人力足以当其冲突,但战马太少,小胜后,若欲扩大战果,却又无法追击,这几乎是一味地挨打。
当然,金人现在若是南侵,一是宋军整体战力已比靖康之难时提升了许多,二来宋军可凭关隘、坚城、水路予以阻遏,逐渐消磨其兵力,金军骑兵囿于地形无法大规模展开军阵,此消彼长之下,要想象从前那样撵着宋军打,也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