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个事跟大家伙说说。”老书记眼角的皱纹里都是遮不住的喜意。
有人见了,迫不及待起来:“大爷爷,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修河道的人手不够,要从各个村子里招人。”老书记往下压了压手,示意他安静下来:“劳力一天70,妇女和年纪稍大些的,做的活轻省些,一天45。”
人群里一下吵闹起来,这农闲时节,去市里找活都比平日难,难得有机会送到了眼前来。
而且工资比他们去市里找的活还要高一点,干活的地方又在家门口。最少一家一天就是一百多块,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事!更多的是准备一家人齐上阵。
“丑话说在前头,这工钱也不是死的,拿多拿少全看你干多少货。所以那些去干活的人,可别想着偷奸耍赖,丢咱们方家村的人。”
“叔,有说招多少人吗?”
“只要去,他们就要。”老书记笑呵呵的:“要去的明天就能上工!去他们会计那登记就行。”
“这些天田里的秧苗也下了,正好不忙,田里让老头子帮忙看着,咱们都能去赚钱。”这时候活干在前头的不慌不忙,田里活计还拖着的就急起来。
方爸爸在一边听着,和兴高采烈的众人相比,他神色落寞。每到这种时候,就越发显着他的无用。
“爸爸,这样就没人跟咱们抢生意了!而且咱们的客户群又多了!”方知本来被一群小孩子围在中间,不知何时立在了他时候,此时弯下腰,凑在方爸爸耳边悄声说道,语气兴奋。
或许是方知说的在理,又或者是她高昂的情绪感染到了方爸爸,他突然就从那种自我厌恶的情绪里挣脱了出来。
再多的不甘,再多的怨,早从残疾的那一天起,在十几年的生活中慢慢被消磨,被埋藏,不然要怎么才能心平气和地好好生活,要怎么面对更残酷的现实?
这事说完后,今天没什么人留在方家闲话,众人都忙着收拾家里,商量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人便成群结队地往堤上修河道的地方去。
大多数都是夫妻俩齐上阵,把小孩和田地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有的家里孩子和陆周差不多大,没上学的,也都跟着去了。
“我阿奶也去了。”徐嫣然拿着作业,和方知一道趴在小院的树下写着。门外散了工,村民和民工们热热闹闹地说着话,脸上不乏疲惫之色,但更多的还是欢喜。
“啊?那活太累了,徐奶奶干得了吗?”方知听见,愣了下,视线从本子上移开。
“人家和你说的一样,所以没要我奶奶。要是我奶奶能在那干活,一天能有四十块钱呢!”徐嫣然细细的眉毛微蹙,看起来有些气闷,语气里也带着失望。
徐奶奶今年快六十了,去堤上干的都是什么活,她和徐嫣然都去亲眼看过。顶着大太阳,挖土,挑土,深色衣服和脸上都被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壑来。
一铁锹一铁锹地挖个不停,身上被晒得发红,手心都是水泡,挑破了又继续。一天下来,壮劳力都累得直不起腰来,这也是工资高的其中一个原因。
但徐嫣然家里的情况,方知也知道。听村里人说,她父母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可两人为了生儿子都疯魔了。家里的老母和幼女都丢下不管,记起来了就往家里寄几百块钱,大多是时候都杳无音信。
徐奶奶一个人种了两亩田,收些口粮,平日摘些菜园子里的菜去集上卖,一天能赚个三两块。徐奶奶在同龄人中算身体好,精力旺盛的了,平时也会帮着田多的人家插秧,摘棉花,割稻子,一点点的为嫣然攒下些钱来。
在方知的印象里,徐奶奶就和方妈妈一样,手里从没闲下来过,像个永动机。
所以在听完徐嫣然的话后,方知抿了抿唇,几次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低下头去,什么也没说。
方家订的折叠桌,小姨夫加工赶制了出来,正好派上用场。天还没黑,民工大叔们便三三两两的结对而来。
在院子里支起两三张桌子,一桌打麻将,两桌斗地主,周围站满了看客,将还算大的方家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天再黑一些,便将廊下挂的灯泡扯开,将桌子往灯下靠。赚的不是每桌给两块钱的电费,而是打牌的,看牌的买的烟,泡面,饮料。
方爸爸端了锅绿豆汤来,里面加了冰块,给一人舀上一碗,也不收钱。乘完汤让方知端到桌上去,才说道:“兄弟们,咱后儿打算做些饭菜到堤上去卖,保证价格实惠,味道好,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捧场啊!哈哈!”
太阳虽然下去了,但空气中依旧闷热,一口冰绿豆汤下去,从嘴巴到胃里,浑身上下都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