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村里怎么折腾都没事儿,一来又村支书那老头顶着,二来村里大部份人都靠张华吃饭,基本上没人敢和张华炸刺。
一旦出了自己的地盘,别人可就管不了你张华是谁了,你钱越多在别人眼里就是越肥的肉,吃不吃的到先不说,眼馋那是绝对的。
一路走走停停,接近中午了才回到了村里,陈妈看着村里的路,有些好奇的问道:“这里的路为什么又铺了水泥了?”
“张华出钱铺的,水泥范围都是张华他们村!”陈君解释道。
车子只能开到糖厂,离张华他们家还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就只能走回去了,三尺道可没办法把五十铃开上去。
那怕只是五十铃在这时代的农村也算得上稀罕了,村里也就只要一辆两吨半的货车,拖拉机倒是有几辆,那是专门帮糖厂拉甘蔗的。
糖厂门口有一家小卖部,没事儿的人都喜欢来这里吹牛打牌,看见车子停在面前,大家都好奇的看了过来,等看见张华下车,大家都高兴的过来打招呼。
“嘿,看看,是张老板回来了!”
“华子,回来了?”
张母赶紧拿出糖果来发给大家,张华也给众人散烟,笑道:“回来了,大家都不忙啊!”
“冬天,也就只有一点甘蔗需要砍,自然不怎么忙了!”有人解释道。
张华点了点头,笑道:“今年甘蔗的行情还可以吧?”
“有一毛三呐,还可以!”有人说道。
“那还是托了张华的福,他家种出来了花椒,又找到了采摘方便的法子,现在许多人都不种甘蔗改种花椒树了,糖厂那些人看到这种情况自然得把收购价提高一点,不然以后没人种甘蔗了,他们的糖厂还不得垮掉啊!”
说起村里的糖厂简直是一言难尽,八四年通电后,老支书四处奔波,加上村里大家一人出点钱,又出力才把这个糖厂给搞了起来。
一开始本来是村里经营的,那时候甘蔗虽然才收一分五一斤,可那时候物价也便宜,加上大家还能在糖厂上两三个月的班,村里人还是挺高兴的。
结果没过两年,县里又派人来经营了几年,又过了几年直接把糖厂卖给私人去了。
这几年的甘蔗收购价忽上忽下的,弄得大家都不想种甘蔗了。
特别是张华弄出了方便采摘花椒的法子之后,更是许多人都直接种成了花椒,现在甘蔗的收购价倒是涨上来了,可惜人家找到了门路,已经种上了花椒就肯定不可能再改回去了。
以后种花椒的人越来越多,糖厂早晚得被抵垮,闻着空气中红糖的甜香味,张华多少有点感叹,不过抬头看见冒着滚滚浓烟的大烟囱,觉得糖厂垮了好像也没什么可惜的。
在小卖部和大家寒暄了一会儿,张华带了几样轻便的东西回家了。
张母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头,脚步快得好像要跑起来一样,这辈子她还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几个月之久,而且还是去莞城那么远的地方,自然有点思家心切。
张华家的两层小楼同样没有装修,屋里屋外都是红砖墙,地面也只是简单的打了一层水泥而已,不过打扫的倒是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