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五天前起,大雨未断,雨势之大的确是臣等未曾想到的,还请皇上恕罪!”
李善长弯腰托起奏折。
“臣等无能!”
众臣子长吟,纷纷弯腰拱手。
胡惟庸汪广洋低头互相看了看,偷偷一笑。
“你们……”看到臣子如此,朱元璋长叹一声道。“朱林这小子……真有鬼神相助啊!之前都不怎么下雨了,没想到,现在雨势却越加大了起来,洪涝近在眼前啊。”
洪涝给百姓带来的灾害自然不小。
但是。
他更生气于手下这帮臣子,尤其胡惟庸等人对待洪涝的态度。
他是皇帝。
对手下这帮人很了解。
胡惟庸和汪广洋等人一定是察觉到了风声,所以才添乱。
此时这两人还是宰相,这些国计民生之事,当然还属于他们的职能范围。
哪知。
这几人却敷衍之极。
所提的竟是让朝廷对百姓公告洪涝将来,让老百姓自行购买相关抗洪物资等策。
按照胡惟庸等人说法,朝廷到了这时候已没什么钱了,毕竟下半年税收还没结算。
朝廷没钱没错,朱元璋却很清楚,这些人摆明了要把京城局势搞乱,浑水摸鱼。
如果照他们方法行事,京城百姓定然人心惶惶,乱事四起,到那时想解决胡汪二人就不是件容易事了。
朱元璋深思着。
“臣有事请奏。”
这时。
胡惟庸跨步走出成功行列,大声呼道。
“说。”
朱元璋不耐烦道。
“皇上!”胡惟庸一脸严肃道。“有没有这种可能?金陵七八月份本就大雨,是不是一开始就在自己吓自己呢?往年,此时同样下着雨。而且,臣听说皇上您之所以认为洪涝将来,是听信了他人谗言,是否有小人危言耸听呢?”
“谗言?”
朱元璋眼睛一眯。
“是的!”胡惟庸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神,朗声道。“坊间传言,皇上您担心大雨变成洪涝,就是因为微服私访时,有民间人士胡言乱语。臣想这朗朗乾坤,天下安定,上天又怎么可能在国都降下此等灾害呢?”
“你眼瞎吗?”
朱元璋向前一倾。
此话一出,奉先殿这二十多位官员顿时惊讶。
胡惟庸更是嘴角直抽,面露惊惧之色。
“那是大雨!”
朱元璋指着外面大雨:“加上今天,整整六天了,你以前可见过如此连天大雨?”
“皇上,臣好奇,预测金陵将会洪涝的人到底是谁?臣倒想问问,他又是怎么得知洪涝将来的?”
胡惟庸麻着胆子质问道。
“哼!”朱元璋冷笑一声,将手一摆。“预测此番大雨的人是谁,你们就不必知道了!此人有通鬼神之能,可不是你们这帮享惯了太平就无视百姓利益的家伙能做到的了!”
“曹廷训!”
“臣在!”
“让你应天府准备抗洪物资,麻袋粮食,现在如何?快十天了!”
朱元璋问道。
“回禀皇上……”曹廷训擦了把头上的汗,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小朝会。“相关物资购买了不少,但绝称不上充足。由于应天府这段时间大量购置相关物资,米粮价格隐隐已翻了两倍。即使如此,应天府乃至户部,也没钱再购买相关物资了。”
没钱。
朱元璋摸着额头,无奈叹了一口气:“唉!早该听朱林的,既然金陵城麻袋粮食不够,就应从外地购买,结果现在……”
“好了。”
朱元璋抬头。
“洪涝未到,还有时间,诸位爱卿谁还有抗洪之策为朕解忧?朕说过,只要能提出有用计策,赏千金升官爵!”
“对了!标儿,这几年好些国事都是你在操持,经验累积了不少,你可有什么好策?”